Category Archives: 心理学在发酵

小六的心理咨询学习心得 1-3

Standard

按:之前发表在果壳网上的小感悟,整理一下贴在这里。

2012-11-24 23:29:36

明天早上又要去@李松蔚  的CBT(认知行为治疗)学习小组了。上课的5个星期,每周都特别盼望星期天愉快又充实的上午。
虽说我是学心理学的,但对于心理咨询我是个门外汉。在所有官方签名上都强调自己“不会心理咨询”。每当别人向我倾诉他的心理问题时,我就很窘迫,学生理的被别人问医学问题也是这种感受吧?

但作为一个律己肾炎的科普工作者,总这么无知也不行,还是应该找个靠谱老师把我领进门儿。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以后我再也不怕你们向我咨询心理问题啦~~~也不怕你们说我说话太不着听不像学心理学的啦~~~

以后我会这样说:你没付钱呢!

没错。这几周学习下来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心理咨询是个需要用心做的手艺活。真不是随便聊聊天,专业要求很高的。主要是对于咨询师来说,咨询的过程是“反人性”的。人性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不信你回忆一下,跟朋友聊天时有多长时间是在自己说自己的?有多少次是在抢着说?有多少是在炫耀自己?有多少是在自傲表现?有多少是在自我发泄?

但心理咨询的过程是一个咨询师完全将生活中的自己忘记,和来访者达到共情的一个过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你可以尝试在某次谈话中完全倾听,用自己专注的眼神和神态,促使对方一直说下去。这是需要极大耐心和一些训练的。

哎呀,接下来还有好多想说的。
还会说到咨询技术跟平时聊天的区别,
心理咨询行业的钱景(目前还真挺暗淡的),
我个人的收获……

2012-11-25 23:56:55

很多人以为学心理咨询很赚钱,我以前也这么觉得。
我高中的时候就听说看一次心理医生一小时200块。
200×8×5=8000  这是一个星期啊~~~
而且通常心理咨询的正规短程治疗是12-20次,每周一次。
这么算下来现在@李松蔚  老师一个小时能到¥(具体多少,请根据评论5楼的留言自行计算),那他就是身边的高帅富啦!

可事实上并非如此。

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1 你听说过身边谁在看心理咨询师吗?你心理问题回去找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吗?太少了。据个人开业的心理咨询师说,平均来一个来访者就要花费1000元的广告费用。找心理咨询师这件事在国内还比较稀罕。
2 你知道心理咨询一个疗程需要多长时间吗?前文说了,12-20次。但很多人以为跟医院看急诊似的,看了医生开了药就可以走人了,所以有人会从外地大老远赶到北京替亲友看病。这是起不到任何效果的。
3 如果你想省去自己开心理诊室的广告费用,那就要挂靠在比较大的心理医院。比如现在国内比较大的有国奥心理医院、林紫心理、中德心理医院,但是名气越大就会从中间抽取的佣金越多。当然,对于咨询师来说得到的来访者也越多。
4 鱼龙混杂。什么人都可以做心理咨询,在这个行业比拼的是名气而不是技术。有名气的,哪怕你是寺庙里的和尚,也会有人高薪请你做咨询。影响了行业的整体形象。

总的来说心理咨询行业还属于僧多粥少,三年吃一顿,一顿管三年的状态。而且对于年轻的,没有名气的心理咨询师尤其如此。

而且在学心理咨询师时还要上各种培训班儿,比如中德、中挪、中美合作的几个,价钱都非常的贵,动辄上万。投资什么时候收回来这真是不好说。所以看到一条微博道出很多心理咨询师的心声。

那么怎么找靠谱心理咨询师呢?

真的别看什么劳工部那个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那个很容易考,中国有十几万呢。反而真正的临床心理学家没有多少人有这个证。好吧,@李松蔚  就没有~~~哼哼。而且这个证的考题也满奇怪的,就不多吐槽了。

心理咨询是个技术,关键还在练习。看咨询小时数是比较靠谱的方法之一。美国对此就有比较严格的要求。

中国心理学会想用一个更靠谱的认证体系代替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于是就有了“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系统“,但这个更像行业内部规范,并没有法律效力。

今天就到这儿吧。
明天继续说心理咨询和聊天儿的区别,以及我今天学到的怎样避免跟人争吵。哎呀呀,我觉得这个特别有用~~~

 

2012-12-07 00:23:20

 

这么晚了还挑灯夜战写这篇日志,实在是因为我太为某些人捉急了。读这么多年书,怎么连个话都不会说呢?

平时我们说话都是从自己出发,尤其是受教育多的人,更不善于察言观色(有研究支持)。

这就是心理咨询和平时聊天最大的区别。心理咨询的四个原则是:共情、节制、关注、真诚。

@李松蔚  老师的题,考考大家吧~

情景:假如一个朋友来找你抱怨他的导师多么不靠谱,以至于他的论文要写不完了。
你会对他说什么?

通常人们会有这样集中反应,你是哪一种?
1 “这完全不是你的错!”
2 “你的导师也有责任。”
3 “不用怕他。”
4 “实话实说就好了。”

作为朋友之间的对话,我们常常是这样劝朋友的。但作为心理咨询,以上对话都是不合格的。

为什么呢?
1 “这完全不是你的错!”——我是裁判
2 “你的导师也有责任。”——我是裁判
3 “不用怕他。”——怕,是你的问题
4 “实话实说就好了。”——我替你做决定

如果你这么做了,对方心里会怎么想?

1 “这完全不是你的错!”——唉,大家都这么说
2 “你的导师也有责任。”——唉,大家都这么说
3 “不用怕他。”——可我就是怕啊
4 “实话实说就好了。”——有那么容易才怪

所以以上谈话要么没什么用,要么让对方更苦恼,甚至生气。

再借一个@李松蔚  老师的案例
情景:一个学生想退学,辅导员让他来找心理咨询师,但他自己又不相信心理咨询。

你会怎么说?
1 “退学是大事,你要慎重考虑啊。”
2 “辅导员也是为你好。”
3 “我支持你!走自己的路!”
4 “其实心理学不完全是那样……”

这些问题在什么地方呢?
1 “退学是大事,你要慎重考虑啊。”——我比你懂
2 “辅导员也是为你好。”——我是裁判
3 “我支持你!走自己的路!”——我比别人开明
4 “其实心理学不完全是那样……”——我被误解了……

对方听了这些话会怎么想呢?
1 “退学是大事,你要慎重考虑啊。”——又是这一套
2 “辅导员也是为你好。”——你们果然是一伙的
3 “我支持你!走自己的路!”——好,再见!
4 “其实心理学不完全是那样……”——切!

这些都是“劝”,是朋友之间,邻里之间都可以做到的。这只是在从自己的角度,要么表明自己高明,要么开始说自己的委屈。可是心理咨询师显然不可能是世界上最高明的人,专门负责给人指点迷津。心理咨询师只是先试图从站在来访者的角度,然后发现他们看问题的问题,然后一点一点改变他们看问题的方法。

这些基础的心理咨询技巧其实很有用,这完全应该作为一门人际沟通的公选课。平时和朋友打交道很难注意到这些问题。

还有些小技巧,也是从@李松蔚  老师那里学的啦~
1 看到别人很紧张,可以对他说:“你好像很紧张。”有人能够理解他的紧张,他会比较放松。
2 看到别人不信任自己,可以对他说:“你好像不太相信我可以帮到你。”这样他会觉得你很nb啊,至少看出来他的怀疑了。
3 对于我来说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能够耐受沉默。嗯,我被评价为“沉默不耐受”了。沉默在咨询中也是有意义的,来访者可能在思考。

最后还有就是怎样来防止跟别人吵架。
其实用上面的技巧,你们就吵不起来了。
比如你是心理咨询师,你的来访者是挑事儿的,并不相信心理咨询。
-你们心理咨询有什么用啊?不就是陪人聊聊天儿嘛!
这时候你就不能教育他。你说半天心理咨询有用他也听不下去,还给你挑刺儿。这时候你要跟她共情。
-哦,你好像不太相信心理咨询会对你有帮助啊?
这样他就会继续说下去,解释为什么不相信,他是怎样想的。而你所要做的就是专注倾听,先搞清楚他的立场。

当然,以上都是心理咨询,不适用于朋友之间聊天,因为很累。也不适用于辩论,因为你不是要说服对方。对方也不是理性的让你去辩论的人。

我只是用这些来反省自己,为什么会跟那些中医粉儿、星座粉儿什么的吵起来?既然已经不能用辩论的方法理性说服,那么是不是可以考虑曲线救国,讲点儿策略?

堵上思维的轻车熟路

Standard

我不知道你此时此刻的心情如何,但我无论心情是好是坏,在看过《专念》(Mindfulness)之后都像洗了个热水澡。

我不知道你是否考虑过是什么带给你此时此刻的情绪。那么请你现在想一想,还有没有其它的可能?它是否有充分的理由?

也许你会发现情绪的理由似乎并不充分,他就那样发生了,而理由更像是后来才补上的借口。后来补上的而已。

不止是情绪。当你在阅读这些汉字的时候,是否想过它们其实是些规则的图案?当你扫过插图和广告的时候,你是否琢磨过它们的配色和文案?

你不需要考虑,因为大脑默认将它们自动加工。这么多年来,心理学家绞尽脑汁设计了无数实验,发明了这样那样一大堆让人搞不懂的“效应”,刻板印象、锚定效应、思维定势、证实偏见……其实只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大脑抄近道的方式和原理。

轻车熟路当然好,快捷、踏实、省心。但问题是你能够接受一成不变的老路宁可错过其它的风景吗?更大的风险是,这条路是前人指给你的。他不一定正确,且现在世界变了,也许还有更好的路线。也许这就是一条死胡同,你还愿意继续吗?

别说你愿意。这也是你看到这个问句后本能的反应,而所谓专念(Mindfulness)就是用心,避免了不经过大脑的本能反应。而要注视思考的过程。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可能性,有更多条路和更多的风景。

可惜的是与专念作对的不仅有“熟练”和大脑抄近道的本能,还有学校重结果和唯一答案的教育模式。

这影响的不光是学习和工作,我们对唯一答案和结果的追求消灭的是创造力,放弃大脑自由选择牺牲的是幸福感,儿对于某些群体,比如老年人的不假思索的偏见则会影响自己的健康,因为你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变成自己偏见中的老年人。

每个人和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老人可以是只会且健康的,单身可以是自由且幸福的。

2012.11.24

———————————————-

现在看来当时写得可真烂啊!好多意思都没表达出来。。。

得把练笔这事儿提上日程了。手生手生~

要“有意思”还是要“有意义”?

Standard

郁闷。裎乐华老师说我是典型的理工男思维方式,作为一个女生,而且还是一个很悦纳自己的女生,很难找到男朋友。

前一阵zpl在校内上说,她记得我说要追求“有意思的人生”,我立马跳出来说:“不!是有意义。”

分享一个 Martin Seligman 的 TED talk。Seligman 老师是积极心理学方面的大牛,不过这个 talk 讲得其实真不怎么样,硬伤是超时了,前面说了很多废话,包袱也没什么意思。但是从第9分钟开始讲到了三种人生,你想过那一种呢?

(每次以看到这种东西我总是能够想到两件事,一个是李白,一个是一句林志颖的歌词“我的快乐至上,哦黑鸦哦黑鸦~”。前者我很欣赏这种肾上腺素式的才气,把躁狂用在了正道上;后者怀疑是脑残。据说林志颖除了演员身份之外还是赛车手,还很会做生意,可从他接的戏上来看,这人眼光实在不怎么样。你知道一个人的眼光比财富还重要,要不为啥“煤老板”这个词人们说起来总感觉怪怪的?好吧,扯远了)

 

 

等我做完这个三十天,我得考虑培养一下自己的家庭属性了。不要误会,我可不会为了脱光而轻易妥协、改变自己,只是觉得我应该多具备不同属性(嘻嘻!理想属性加一!),这样才有意思也有意义嘛~

其实我 Google Reader 里是订了“文怡心厨房”等居家博客的!哼哼!

研究了一天斯坦福监狱实验

Standard

今天一天,这个大好的周六都献给津巴多老师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了。因为前两天悠扬给我推荐了相关的两个版本的《死亡实验》。如果想看,推荐德国版2011版的。美国那个版本不是一般的烂,亏它还是2010版的呢,那时候津巴多自述当年监狱实验的书,《路西法效应》已经出版了,但我敢说,那个美国导演肯定没看,它也没看过《黑盒子》(根据监狱实验写的小说),只是看了德国版的电影,又拙劣地改编和模仿了一些,有些镜头几乎一模一样(比如用手握刀的镜头),情节也很散,还把心理学家妖魔化。

八月份是监狱实验四十周年的日子,当时我突击看了一些《路西法效应》,但是鉴于它实在太厚,叙述得非常罗嗦,没有一条固定的线索,就像个流水账,所以一只没看完,纪念稿也不了了之了。今天看了这两个电影,值得吐槽的地方太多,所以又拿起《路西法效应》一目两页地浏览了个大概。其实我最主要的动力是确定一下原实验中没有死人。

真正的的研究并没有想像中那么戏剧性,没有死亡,也没有强暴。甚至暴力也不多,不过我很怀疑这是津巴多老师在写书的时候刻意回避和修饰了。甚至实验的提前结束只是因为津巴多老师的女朋友在他面前哭了一场,提出分手。所以在看书的时候我经常觉得这些人的行为非常过激——至于么?才一两天就有“犯人”想逃跑、暴动,或者精神崩溃。会不会是应为他们在实验条件下,更敏感更脆弱?但是当我看了电影,又翻到中间说是因为津巴多女朋友哭了才停止的实验,我就觉得要么是有些细节没有交待,要么就是津巴多老师的文字还无法体现。

其实实验中一些细节的处理远比电影中丰富得多。津巴多在实验开始时真的说服警察局调用了警察将“犯人”一一“逮捕”到斯坦福监狱。还有是上厕所,因为他们是把教学楼中的一块地方改造成了监狱,所以监狱本身是没有厕所的,而上厕所的路上需要经过监狱外的日常环境,所以每天都有固定的上厕所时间,为了不让“犯人”脱离情景,他们上厕所时都是要蒙着脑袋以免看到外面的。津巴多的女朋友就是看到了这一幕才决定跟津巴多“谈谈”的。

犯人每天夜里还要起床报数,因为那是两波狱卒交接班的时间,他们要确定所有人都在。

津巴多一定也是个偏执的完美主义者,他甚至在犯人和狱卒的着装上都很讲究。狱卒都是带黑色反光墨镜的,这样可以增加他们的匿名感,做事更自如。而犯人的脑袋上是要戴上一个用丝袜做的“帽子”的,一开始从着装上就要羞辱他们。

从津巴多身上我第一次发现原来心理学家也是需要认识各种三教九流的人物的。如果不是当年跟警察局长很熟也不会想出这个实验。他在实验中甚至还请到了一个“老犯人”去观摩指导,这哥们觉得这里比真正的监狱好多了。至于请到神父、心理医生什么的这些人参与实验更是不在话下了。

 

不过《路西法效应》应该是为了翔实而牺牲了可读性,整个一篇流水账,看得我已经晕菜了,那些人物啊,时间啊。似乎这五天中出现了无数的人做了很多很多事。不过我想,对于那些参与实验的人,尤其是犯人,来说,这五天肯定更漫长了。

 

唉,我只是想感慨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另外,如果我是津巴多的女朋友(不好意思,yy一下),我99%不会对实验提出什么异议,至少过去的我应该如此,不知道将来的我会怎样,希望我也可以保持自己独立的判断。但是,这可能吗?

还有个问题,底线在哪里?

(每次想表达的东西一多,就写成这种没有逻辑的乱唠唠了 |||)

我为什么喜欢心理学家

Standard

 

(觉得这个视频太模板了,套用什么都成。。。跟凡客那个似的。。。于是蛋疼地改了一下,很不工整。。。而且改完才发现。。。其实应该写“心理学”的。。。怎么写成“心理学家”了。。。汗。。。)

ta只是个普通人
他们有喜、有怒、有哀、有乐。难道不是吗?

ta也就是个普通人
但ta有时很特别
ta看起来知道我在想什么
当我做了不该做的事情,ta最理解那不是我的本意
ta知道我也不太懂自己

ta让我理解自己
从ta那里,我知道了坚持的意义
小到多一块棉花糖,大到人生的成功
从ta那里,我懂得了独立思考的意义
小到救自己于火灾,大到反对强权的命令

心理学家无处不在
你也是一个
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天起
我们就在打量着这个世界
——人类是怎样想的?
——人类是怎样做的?

有时候我们猜对了,得到一个奖赏
有时候我们猜错了,得到一个惩罚
但是,不管怎样,
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成为一个江湖心理学家
或者在实验室积累经验
成为一个真正的心理学家

ta告诉我们
即时我们看到了,也不一定是真实的
我们需要观察,检验,反复地小心地求证
要发paper,要同行审议
乐嘉和星座都是骗人的

好奇,考据,逻辑,坚持和热情
这是科学青年共同的优点
ta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ta只是个普通人
不知道我在想什么
但ta知道人们在想什么

心有戚戚焉–如果我欠了你五块钱 请你告诉我

Standard

写在转载之前:这篇文章说出了我一直以来的想法——矛盾源自误会/偏见。沟通可以化解所有的问题。这是我在2008年7月30日(还是31日?)表达的重要思想,向某人。得到的是摇头、叹气和“你以为!”。现在我仍然认为沟通的确是解决偏见的有效手段,但是我承认以前我的确是太幼稚了。怎么幼稚了?先看以这篇文章代表的我过去的想法吧。

【转】五块钱的误会 谈人际关系

有一位影剧界的朋友告诉我一个生活小插曲

某次录影她打无线电计程车回家,
下车时计费表上显示的是一百八十元,
她拿出两百元给司机,
司机默默的收了。
以台北市的计费标准,
表上加十五元等於车费,
她稍微等了一下,
以为司机会找五元给她,
但司机一点动静也没有,
她想,算了,才五元嘛,
就拉开车门下车了。
关上车门的那一刹那,
她才恍然想起自己是叫无线电车的,
按规矩需再加叫车费十元,
是她还欠司机五元才对。
於是她又敲敲前车窗,
赶紧把五元再递给司机。
司机冷冷的摇下前车窗来,
说:「哼,亏你想到了,
不然我还以为,
连你这样一个名人,也想贪我五块钱的~~小便宜!」
虽然误会是化解了,
但我这个朋友心里老大不舒服,
她说:「他为什麽不直接告诉我,我少给了他五元呢?」
在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五元,

在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
是不是有些时候,
我们像那个司机一样,
无声的在忍耐着某个人的作为,
而事实上,
我们的沈默反而误解那个无辜的人,
让他根本不知道哪里得罪了你?
你心里因为这样不舒服,
他的名誉也因而受损。
为什麽你不说出口呢?

很多类似这种「五块钱」的问题
影响了我们的朋友情谊、爱情品质、人际关系,
甚至人的情感

婆嫌媳妇洗的碗不乾净,
怕变成坏婆婆,隐忍不说,
自行把媳妇洗过的碗再洗一遍──
媳妇当然老大不高兴。
觉得媳妇的菜不顺口,
硬把每餐揽来自己弄,
背地里又感到自己好委屈。

办公室亦然,
你虽然喜欢助人,
但因别人搞不清楚你「助人」的尺度为何,
常做出你认为过份的要求,
你默默做了,
却咬牙切齿在心里,
在别的同事面前对他表示不屑,
也是常有的办公室情事。
忍,不一定都是美德。
除非你忍了就忘了,
但有几人能够呢?
我们想认亏了事,
不愿表达自己的看法,
但在无意间,
我们却以成见,
伤害了彼此的关系,
或无辜者的名誉!。

「不知者无罪」,
如果对方并不知道他哪里得罪你,
你的忍耐,
只会造成他受损而已。
忍耐人的时候,
脸色通常很难好看,
如果你忍耐的对象是自己很亲密的人,
他的情绪和你们的关系,一定受损得更厉害!!

有话不妨直说吧!我有没有欠你五块钱。

写在转载之后:看完文章,一定会觉得作者说得非常有道理,更会从记忆里拎出几件事情来作为证据。但是,事情并不是沟通那么简单。

沟通的成本是很大的。人们不可能把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跟别人解释清楚。“自我透明感”也让人们不会去解释。每件事都跟不同的人来回说,自己不觉得絮叨,别人耳朵也会磨出茧子。更何况你确定自己可以完美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会词不达意?你确定别人可以理解你,不会选择性注意,或者按照自己的偏见重新加工?

这样看来人类心理活动的无限可能性看起来的确很复杂,但其实无比简单,因为它们都遵循一些简单的心理定律。就像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的运动无限复杂,但是都遵守简单的物理定律一样。

这里的问题是什么呢?基本归因错误。我们对别人做的事情更倾向于进行内部归因,认为这是一直不变的——因为他少给了五块钱,所以他是个鸡贼铁公鸡。而我们对自己却经常做出外部归因,偶尔一次,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因为一时糊涂,少给了五块钱。

我们无法设身处地地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产生基本归因错误也很正常。

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只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犯“基本归因错误”,就可以减少很多对别人的轻易判断。最关键的是,这种念头让自己更快乐。

沟通很多时候是为了消除误会,但我们也可以把误会扼杀在萌芽之中。

相信的是一种假设

Standard

我不大喜欢看电影,一个原因是不喜欢故事,故事容易在头脑里形成脚本,限制自己的思维。但是我一定会看《盗梦空间》,从我看到这个名字,不是因为看出它和心理学有关系,而是感到可能又碰到一个”自己人“,抑制不住想要去交流一下。就像《盛世》里的方草地,到处寻找和他一样没有丢失那一个月记忆的人。

怀疑自己生活在一部戏里,周围所有的人都联合起来骗自己,自己是个实验品。别看全世界都在忙,自己干自己的事情,但他们都是装的,这一切都是为了骗我而设计的,尽管他们的”骗“不是恶意的。我不敢把这个想法跟别人说,首先它听起来有点邪恶,第二,显得有点自恋,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是一伙的,说了反而可能对自己不利。有时候,聊得投机,我会用开玩笑的语气试探一下,有些人当笑话听,个别人称赞这个想法不错,大多数人给我的反馈让我不愿多说。他们都不是”自己人“。

2006年某日我跟LJJ谈起此事,她问我有没有看过《楚门的世界》。那是我第一次听说这部电影,回去找来看了一下,剧情太简单。当时觉得唯一有创意的就是植入广告了,但是现在看来,那些广告还是太”硬“。这个电影主要目的还是娱乐,并不是什么”讯号“。这部电影的烂不妨碍它让我陷入怀疑,那两三天我所有的怀疑彻底爆发,看谁都觉得不大对劲。虽然我住校有每天写日记的习惯,但是我都没敢往日记里写自己的心理活动,只用了几个暗示语带过。

这件事让我想起2003年底上物理课,老师偶然说到他非典时期看过一个电影,名字叫第十三级阶梯之类的,由于他当时自己也忘了名字,所以我一直也没有找到。但是,他讲的剧情我却深深地记住了。就是在未来一个大楼的第13层,人们虚拟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又虚拟了一个世界……如此循环。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并不知道自己是被虚拟出来的。后来在淫淫网有同学告诉了我电影名字《十三凶间》(the thirteenth floor).找来看,还是比较失望。这些人都是猜,猜得漏洞百出,不可能得到过”设计者“的指点。这个想法很可能是他们道听途说来的,根本没有亲身体会,所以拍得也不够可信。

怎么确定自己不是生活在自己的梦里?肯定不是靠什么陀螺图腾,那个太不符合逻辑了。我以前也和爽讨论过这个问题,没有结果。过了几天,我还兴冲冲地跑去跟她说我想明白了,我不可能在梦里,因为我没那么聪明,不可能把万事万物都组织得那么合理。她说,你在梦里当然觉得一切都合理了,只有你醒来才会觉得不对。这么浅显的问题我居然没想到。于是,就没有办法了。

好在,我发现有这个想法的人还真多。只有少数关在精神病院里。记得初中时候,星儿就跟我说,其实世界上所有人都崇拜她,只是怕影响她的生活,所以大家假装自己干自己的事儿呢。尽管到现在我也认为她只是在开玩笑,但是至少说明她也想过这件事。

如果这件事是真的,还有什么值得信任呢?生活可能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骗局,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可能翻脸亮出底牌,到时候发现一切都是假的,一个摄影棚,一串数字,或者就是黑暗。但是,尽管有不少人有这种想法,或者有些人被”接种“了这种想法,可现实依旧是现实,极少有人为此逃离。不是凭逻辑,不是凭科学,就是因为相信。有些人相信神明,有了这个假设,就可以很方便地解决各种问题。我相信科学(好吧,这篇看起来很不科学)是因为在我看来它破绽最少,尽管我不能保证下一秒苹果还能像往常一样掉到地上。但是,我相信它会的。因为我每一次的相信得到的都是一个正强化,所以,尽管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真实的世界当中,但是我相信是这样的。其实,也没有别的办法。罢演了就能保证被放出摄影棚?自杀了就能保证去往的是现实世界而不是意识的边缘?还不如老老实实地活着、等着,看看到底会发生些什么,该干什么干什么,先保存实力呢。

和方草地不同,这个寻找“同路人”的过程不是让人更加坚信自己,而是更加怀疑这个想法的可能性。

首先,最让人怀疑以至于不能接受的就是,在每个人的故事中,自己才是中心。全世界都是在骗自己的,自己最有被欺骗的价值。所以,当你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同路人”,结果你们的对话中是互相把对方当作骗子或者骗子帮凶的,怎么能接受对方也跟自己一样有被骗的价值呢。这严重损害了自己的特殊性。如果硬要怀疑世界的话,可以把这些“同路人“当托儿,目的无非是打消自己怀疑的念头。但是这个太牵强,因为它不能证伪。我宁愿相信另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认识世界和自我的过程,刚出生的婴儿是分不清自我和外界的,渐渐的通过与外界的互动,他们发现有感觉的是自己,没有感觉的外界。尽管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分清这一点,但是永远无法改变的是我们从自我出发的看世界的角度。认为全世界都在骗自己,无非就是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其他整个世界都当作是自己的外化。

第二,我把它叫做“套娃思维“。无论是《十三凶间》还是《盗梦空间》都是一层套一层的。貌似古人也有不少这种套娃宇宙观,中国过去的“九重天”好像就是吧。我的这种想法最严重的时候是小学,那时候觉得我是一个蠕虫,或者一个细胞,或者原子一样的东西,生活在一个类似人这样的东西的身体里,宇宙是这个人的一个器官或者更小的东西。当然这些都是用现在的语言描述的,那时候只是一种感觉。不过,可以确定,有这种感觉的小朋友不止我一个,至少星儿也是。后来长大了,这种思想渐渐淡了,有时还觉得自己挺可笑的,但是不能否认,某些时候还是会借助这种思想,甚至认为它得到了证实。比如说学原子的时候,就觉得原子结构像极了宇宙星系,难道原子上面也住着人?后来才知道,根本是两码事,甚至我们宏观的定律到了微观就集体失灵了。

“套娃思维”无非是因为人脑思维能力有限,用有限的人脑去想象无限的宇宙,无限不循环小数可不是明智之举,改用无限循环的方式就省事多了。很少有人愿意直面自己脑力的不足,以为自己发现了什么宇宙的大秘密,什么历史的轮回,什么螺旋式上升,不过都是一个个选择性认知加证实思维的产物罢了。如果像找相同点,任何事物之间都是可以扯出来的。就像九连环,不在于难,而在于繁,使得看上去难。通过套娃这种简单的方式,就可以实现这种用简单的思路就可以达到看上去很复杂的效果了。《盗梦空间》拍得好就好在这里,《十三凶间》尽管有这个思想,但是还没玩熟练。同样是一层一层走下去,这一个思路就可以一直走下去,可如果不用套娃思维,到了每一层都需要重新建构一个世界。那将是多么麻烦的事情啊,就连上帝都是照着自己的样子做成的人。

这种人类由于屈从于自己的智力而产生的思维方式,只够自己骗自己还可以。

第三,自我透明感。如果他们不是骗子,为什么他们都好像能看出自己在想什么?其实别人还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只是自己就住在自己脑子里,对它的一切都了如指掌而已,就以为别人也跟自己一样。小孩子坐在假山的正面就以为坐在背面的人跟自己看到的假山是一样的。一般人一般情况下都能区分哪些只有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但是,有时候一旦被别人猜到,或者不小心撞上,就以为别人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以为大脑被外星人入侵了,以为自己被控制了。其实这些都是自己想出来的而已。

种种迹象都让我觉得怀疑世界真实性的这个想法是把一种简单幼稚的思维方式发展到了极致的结果。这样想下去是没有意义的,还不如踏踏实实地等着看大结局。偶尔把这想法拿出来把玩一下,免得自己在这现实中陷得太深。甚至还可以拍个电影卖钱。

尽管《盗梦空间》已经可以算是故事逻辑最完整情节最复杂的了,但是还是有不少问题的,看起来还是觉得假。

比如说,首先,人脑的时间计算应该是有差异的,不能简单的说所有人梦里一个小时就对应现实的一分钟。也许是因为美国人不知道”黄粱一梦“的故事吧。我观察对时间的感觉和年龄和事件有很大关系,小孩子就会感觉时间过得慢一些。

然后是梦中的意向。喝多了就梦到下雨?听音乐就会梦到天空中出现音乐?坠落就会梦到失重?故事是发生在梦里,也可以说是脑里,而脑不是下一个故事的摄影棚。

另外,为什么一定要通过自杀的方式来唤醒呢?我倒是觉得这是一种危险的方式,如果有心脏病,直接就背过去了。我认为最好的方式是和上一层的约定。前些年一个法国植物人女孩不就是在医院听到you are beautiful这首歌就醒了么?因为这是她最喜欢的歌。之前也听说过有的妈妈睡着了,怎么叫都不醒,一说孩子该喂奶了,就醒了。这可以算作广义的鸡尾酒效应吧。

还有,区别梦境和现实的图腾。为什么梦里就会一直旋转呢?我不能理解。梦中的一切都是难以控制的,甚至自己的身体,有时候想动动不了。

不过这些可能都是为了让位于电影吧,不然太复杂就更没法拍了。

其实也可以把这部电影当作是上边世界有组织有预谋安排的托,就是为了安抚下面虚拟世界的人,让他们以为自己活在真实当中。不过那样想又会陷入一个不能证伪的死循环。尽管我同样不能证实自己活在真实的世界中,但是没关系,只要我相信就可以啦,我的生活需要这样一种假设。

消消火,别撒气

Standard

压力大,生气了,你会怎么办?发泄啊。很多人不假思索地回答。富士康在一连出了几起自杀事件之后,请来心理学家出主意,为员工开辟了“发泄室”,以此作为自己重视员工心理健康的证据。但是,发泄真的有效吗?

感到恶心,吐出来就舒服了;感到尿急,撒出来就好了,这些每个人都有亲身体会。“生气了,发泄出来就好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亲身体会的,大多数都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让这种思想发扬光大家喻户晓,这恐怕要感谢心理学“超男”弗洛伊德先生。那是一个技术还不发达的年代,心理学家研究心理就如同天文望远镜发明之前的天文学家在研究天文,基本都是纸上谈兵,他说了算。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弗洛伊德就觉得人身体内有一种能量,他给起了个名叫“力比多”。这个力比多用在好的地方造福社会,用在坏的地方祸患无穷。而且这个力比多还可以积攒起来,就像一口高压锅,如果不慢慢把气释放出来,可能引起爆炸。因为弗洛伊德名声太大了,所以大家也就听信权威,认为他说的没错了。

但是,现在的心理学不是谁说了就算的,必须用实验说话。爱荷华州立大学的Brad Bushman教授就巧妙地设计了一套复杂的实验。

他先随机给学生参与者阅读他们杜撰的三个不同的研究发现。可能是一篇普通的中立文章。也可能是一篇大谈发泄的好处的文章。还可能是一篇说发泄无用的文章。

接着,Bushman让这些学生自己写一篇文章来谈谈他们对于堕胎的看法(因为Bushman认为很多美国学生可能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非常强烈),而且告诉他们这篇文章会由助教评分。而实际上,这些文章只是被随机打了个分,有一半学生得到了“优秀”,而另一半学生的试卷上都写了同样一句话:“我读过的最烂的文章!”

然后让这些学生选一个活动:打游戏、看喜剧电影、读小说,或者打沙袋。你也许猜到了,之前读到鼓吹发泄的好处文章的学生更愿意去打沙袋,而且他们都是得了低分的学生。也就是说,在生气的时候,被灌输了“发泄有益”观念的人更容易选择发泄。

所以说,本来很多人生气了是不懂得去发泄的,但是提倡发泄的多了,人们就更倾向于发泄了。本来应该不会有什么人在生气的时候会想到拿自己的财物撒气的,但是电视上总是这样演,所以生气了摔盘子的人也变多了。不过,如果一时发发火真的能管用的话,长痛不如短痛,也就忍了。但是,Bushman接下来的实验告诉我们,事情没那么简单。

这个实验和上一个一样进行,只是学生拿到成绩后,说给低分学生一个和判分助教玩游戏pk的机会,但在这之前,他们要先等两分钟。这些学生被随机安排了两种等待的方式,一种是打沙袋,另一种是纯坐着休息。然后游戏开始了,赢家可以给输家一个噪音作为惩罚,并且可以自由调节噪音大小控制惩罚力度。这可是一个打击报复的好机会,生气的人一定不会放过,尽量把音量调大,让对方尝尝自己的厉害。只要比较打沙袋的学生和坐着休息的学生哪组选择的音量大就可以知道“发泄”的效果好不好了。

打沙袋真的可以有效地把自己心中地怒火都发泄干净吗?坐着休息只会越来越窝火吗?

Bushman的实验中,沙袋组选择的平均音量是8.5分贝,休息组是2.47分贝。在另外的一个实验中,低分学生可以让评分助教吃辣椒酱,打沙袋的学生可逮到机会了,大肆挥霍辣椒酱。休息组的学生仁慈得多,他们就没这么干。

不过,你可能说这些学生打完沙袋以后可能比较喜欢恶作剧,或者有暴力倾向,但是不代表他们心理真的就很生气。那么,Bushman还做了另外一个实验,就是填词实验。这个实验在心理学上经常用,一般认为你脑子里有什么情绪,就更容易想到什么方面的词。比如说同样看到“生__”,你可能和休息组的学生都想到“生活”,但是沙袋组的同学更可能填“生气”。

就算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人就好像一个高压锅,但是撒气绝对不是防止爆炸一劳永逸的办法,最好的办法还是关上火,把锅从灶上挪开。甚至不要想着用这点儿“蒸气”去干点儿什么,比如通过参加体育运动这种良性方式来发泄,Bushman告诉我们,这样也是不好的,因为这会巩固我们生气的状态,产生更强的攻击性。

所以最好还是选择一些跟暴力完全不沾边的东西,让自己冷静一下,这样才能理性地思考。不然,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小宇宙,看到满地的“岁岁平安”又要爆发了。

进一步阅读:

Catharsis

“勾搭”人其实很简单,只需两个字,你也可以做到的呢!

Standard

最近流行流行一个日本女人勾搭男人的视频(http://v.ku6.com/show/shqxBMmxKZLwGTz6.html),其实不算勾搭,只是一个日本女孩在仗着自己年轻漂亮就冲着各种陌生男人撒娇,提出一个一个又一个过分的要求,抽奖抽很多次直到中奖啊,晚上要吃午间套餐啊。。。面对这些要求,那些男人的智力一下子就归零了,完全没有招架的能力。

这太不公平了。凭什么漂亮女生就可以受到优待?我们这些平凡的男人和女人就生来就是被她们“勾搭”的吗?所有规定都是针对我们的,只有她们享有特权么?

当然不是!爱美是人类的天性,但不是唯一的天性。人脑比电脑智能得多,很多程序都不需要一步一步监督执行,只要找到快捷方式,程序就自动运行了。如果发现了这一点,你会发现有时候人就好像听到“芝麻开门”的宝藏。

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Langer和同事们在1978年就对图书馆排队打印的学生们做了这么一个实验。看一个学生要打印,就跑去对人家说:“我要打印五页(或20页)东西,可以用下打印机么?”通常有五分之二的人都会拒绝这个要求。但是,如果在后面加上一句“因为我赶时间”。被拒绝的可能就一下子下降到了6%。

“赶时间”这个理由看上去挺充分,但是真的是因为人们都尊重其他人的时间么?Langer教授这个实验的经典之处就在于他还设计了第三种情况。前面还一样, 看一个学生要打印,就跑去对人家说:“我要打印五页(或20页)东西,可以用下打印机么?” 只是后面加上一句:“因为我要打印点儿东西”。废话!都说了有几页东西要打印了。那么,这样一个算不上理由的理由能起到多大作用呢?93%的人都没有拒绝这个请求!和”赶时间“的理由没有明显差异。

也就是说,人们只在乎有没有理由,并不在乎理由具体是什么,因为通常跟在“因为”后面的理由听上去都能自圆其说,久而久之,大脑就偷懒了。

说这个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教大家怎样有效地插队且不挨骂(尽管经过我亲身实践,“因为”二字即使在世博会法国馆的长队中依然有效),不放换一个角度,如果你是排队的人呢?自己就这样接受了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你也不敢相信自己居然这么轻信吧,所以就不要嘲笑视频中那些可怜的日本男人了,大家都是人嘛。。。

(这篇文章不是我的正常风格,是一个实验)

我爸说

Standard

活了二十多年,跟我爸说过的话极为有限,尤其是对话和非事务性的话。昨天因为一点儿小事跟我妈吵嘴(平时我俩关系好得不得了),于是今天回家的路上,只有我和我爸俩人,他跟我说了一路的话,是我记忆中最多的一次,还是几乎没有什么对话。

我爸说,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和绝对的错,尤其是在家庭中和单位里,道理不是争来的,不纠结于一时的公正公平。

他给我讲了两件事。

一个是他还是新兵的时候。走正步。只有他晃了一下,被班长批评,他没做声。训练结束,他才跟班长私下解释,因为脚下踩到一块石子。班长很歉意。

还有一次他已经是副班长了。中午吃饭。班长(另一个)莫名其妙发火,把粥泼到了他身上,他没说话。后来这位班长一直因为这件事情而感到很惭愧。

有时候尽管错误不在你,但是你要给足别人面子,等冷静下来以后,事情自然就清楚了。

关于这一点,可以说我直到今天才被点醒,我爸在讲这些的时候,我从小到大那些“据理力争”后遭遇的各种让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后果,终于在今天找到了它们的原因。因为我总是迫不及待给自己找各种借口,当众指出别人的错误,当众嘲笑别人的无知……虽然我自己也早就发现了做事除了要重视内容以外,还要重视形式,但是我以前的形式究竟错在哪,究竟该怎样注意,我却没有考虑清楚。

我爸还说,对我的要求就一条:身心健康地幸福地活着。这让我很意外,不是因为他没提我八九岁时吹牛要给他买劳斯莱斯,而是他居然能说出“身心健康”这个词。

更意外的是,他怕我不明白,还给我讲了个故事,来解释什么叫幸福。一次夜里十二点左右,查哨,在俄罗斯使馆附近,一个男人骑着一辆板车,驼了一车东西,一个女人在后面推。

我不知道我爸生活中有多少时间可以这么豁达,但是无论如何他能给我这么清楚地举事实讲道理,而不是空讲大道理,都是让我刮目相看的。他从二十岁就一直在北京,现在整整五十岁了也不会说一句哪怕是蹩脚的北京话;他不多的业余生活里只有电视机和麻将桌,我怀疑他从来没有从头到尾读完过一本书;他的记忆力越来越差;口臭;打呼噜……前两天他还问我“淡定”是什么意思,哪两个字,为什么现在大家都爱用这个词。这些都构成了我一直以来跟我爸“不熟”的原因。但是现在这些看起来都像一种讽刺,一个没什么文化的粗人凭着生活经验都可以总结出这么多常识,都可以活得这么清白,我的那些书都读到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