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心理学在发酵

摸开关摸到电门了——重内容也要重形式

Standard

每个人身上都有个开关,一碰到它(priming)就会产生一连串自动反应(automaticity).

在《影响力》中有这样一个实验,排队加塞,如果说一句“我站你前面行吗?”的成功概率比在后面加一个“因为……”要低很多。神奇的是,“因为”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因为”这两个字。也就是说,“我站在你前面行吗?因为我有点急事。“和”我站在你前面行吗?因为我想站在你前面。”的成功概率差不多,都比不说因为要高很多。这样看来“因为”就好像个开关,听到这个词的人就像中了葵花点穴手,乖乖听话了。

有时候你会发现有些人跟你吵了半天其实你们说的根本就是两回事,或者其实观点就是一样的,还吵了个面红耳赤,非常可笑。看看那些论坛里博客下的“脑残”“傻×”评论吧,是不是有这么几个特点:1、文章根本没看完,或者根本没看。2、没有理解或者误解了作者的意思。3、抨击的是作者的态度而不是观点。你学堂吉珂德打风车呢啊?我们姑且认为这些人是发自肺腑地不同意楼主,而不是出于工作需要。那么他们为什么会理解能力这么“差”呢?这个也和启动效应有关。

密歇根州立大学社会心理系教授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找了一个演员,让他念同一段材料,都是说学校新政策的。但是分别录两次像。一次是连说带比划语速比较快的“激进式”(promotion-focus),另一次是沉稳缓慢较少肢体语言的“保守式”(prevention-focus)。分组给参与者们看。发现那些性格“激进”的参与者们更倾向于赞成前者或者反对后者,而性格本身就保守的人也更支持保守的论调。尽管他们的内容是一模一样的。由此看来内容只是一方面,形式也灰常重要,这就决定于他们到底是什么focus,这个理论就叫regulatory fit theory。尤其是在这样的一个方便面时代,有些人一看作者名字就恨得牙痒痒呢,甭管丫说什么,先炮轰再说!

另一个更著名的实验里,实验者给参与者看一张照片,几秒中后拿开照片让他们描述照片上的内容。照片上明明是一个白人拿着刀抢劫,旁边站个黑人。结果,那些参与者都记错成刀子在黑人手里了!这,就是刻板印象。

在生活中,刻板印象就成了一个开关,启动了我们一连串的自动化行为。而我,这个生活在一群prevention-focus中的promotion-focus的人,就经常遭到群轰。当然有时候也不全是因为regulatory fit,而是完全出于刻板印象造成的看这个人不顺眼。我无数次地目睹我爸妈就是这样吵起来的。在别人看来一个漫不经心平淡无奇地语言动作眼神,但是由于他们多年以来的“积怨”导致他们总是能从中看到更多的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或者自己被扭曲的东西。于是开关打开,狗血剧情开始上演。

在《影响力》的一开始介绍了很多利用启动效应的成功推销案例,利用得好,它可以是一个随用随开的安全开关。可是,很多时候,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却被人劈头盖脸棒打一通,好像碰到了电门。

你也许发现有些问题根本不能提,刚一开口就被人惊恐状乱棍捶回去。比如,此处省略几句话。所以看电视剧经常出现一句“废话”:“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有些人心想:“靠!你都这么说了,能不让你说下去吗?!”其实,这句话还是很聪明的。因为说了这句话就等于打开了听话人认真倾听的开关,他事先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很纠结,会认真思考话中的内容,而不会不分青红皂白拖出去斩了。

说这些是给自己听的,为什么总是会摸到电门?!

成长碎片–发展心理学的分析

Standard

这其实是发展心理学的作业,老师让分析自己童年的一件事,我偷了个懒,让我妈替我完成了叙事,我就在此基础上套用了一些发展心理学知识自我分析了一把。

一、在出生前六个月胎儿时期,听过胎教的磁带,内容有音乐、小鸟叫声、童声叫“爸爸妈妈”、大海声等等。

胎儿在第13~24周就可以对大的声音做出反应了。(p115,括号中的页码都是指《发展心理学》中的页数)此时的脑也开始了偏侧化(p158),说明外界声音的刺激是对脑的发育有影响的。那盘胎教磁带上说20岁时再听一次,证实一下有没有效果。可惜妈妈把那盘磁带借给了别人,再也没还回来。

二、一个多月。出生后一个多月的时候由于是冬天,晚上吵夜不踏实睡觉,几乎上半夜都不睡,有人提意写个顺口溜贴在路口晚上睡觉就好了: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睡哭郎,过路的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光。因为没有什么科学道理,所以也没写。后来近四个月大的时候,姥姥不服气说:“这么大点的娃,她的主要事就是睡觉,不睡觉做什么?”到了晚上该睡觉那点,姥姥就把你紧紧地裹在怀里,不大会就睡着了。现在想起来就是你小时太敏感,老家的冬天太冷被窝里太凉,你不适应脱衣服,所以就折腾。

难道是因为我小时候属于困难型?(p405)还是因为我是夜里出生的,晚上要倒时差?幸亏姥姥和妈妈都是敏感型的。所以才使得我成长比较正常。好在她们后来也没把握裹得太紧,不然还有婴儿猝死综合征的危险呢。

三、三个多月,三个多月的时候吃饱睡足了的时候,一个人躺在床上就开始:“啊—啊—啊—”地唱歌,(录过音的)

处于皮亚杰的初级循环反应阶段的我正得意洋洋得重复我的新发现呢——我可以让自己发出一些声音了!(p238)看来唱歌这个爱好是先天的呀!

四、四个多月,虽然个不大但是长的很凿实,开始长牙了,腿也很硬,站在大人腿上的时候开始蹦呀蹦的。

50%的美国孩子5.8个月的时候可以扶站,我四个月居然就可以了,太早熟了(P.159)!不过,这还可能是行走反射。(p141)可惜这个和智力不相关,不代表我更聪明。

五、五个多月的时候,营养太差,免疫力弱,经常感冒发烧,血色素才5点多。有一次是夜里三点钟发烧39度多,然后抱你去看急症。有一次打吊瓶时过敏,脸上红一块白一块的,吓的我和你奶奶直哭,不知医生又补了一针什么,你慢慢才平和下来,后来住了半月的院,烧退了主要是补钙。

我出生时体重只有5斤半,处于正常体重的下限(p137)。那时候经常生病,妈妈总是跟我讲起半夜去医院的事。这次是比较严重的。缺钙会引起人的抽搐。出生时低体重,成年容易患肥胖症,所以我对现在偏胖的身材还比较欣慰。婴儿发烧也是比较危险的事情。现在看来有些后怕,但好在没事。

六、七八个月的时候很笨,好像别的小孩子都会摆手再见什么的,你什么也不会,可能是因为三个月前把你的双手都包在小被子的原因吧。但到九个月的时候你不知道不觉的会爬了,就因为会爬,从床上摔下多次,最重的一次是夜里从床上掉下来,头上摔一软包像热水袋那样,很久才消下去的。忘了是几个月的时候,如果把你仰放在床上,你想起而起不来的时候就会四脚朝天的用力,也不闹也不出声,样子像抽筋,不了解的人突然看见很受惊吓。有一次刘程程(我的发小)的阿姨看见了,脸都吓白了:呀?君君怎么了?

把手束缚起来就阻止了我进行动作练习,所以才不会摆手(p160经验论假说);但解除了束缚以后,我很快就学会了爬,因为我已经到了该爬的时候了(p.160成熟论)。

儿童发育很快,即便是脑受到了创伤,都具有惊人的修复能力(p158),更不用提这点外伤,即使它“像热水袋那样”。

“想起而起不来”应该是5个月大之前,因为90%的美国儿童在4.7个月就会翻身了。(p159)看来我小时候就是个坚持不懈的人啊!“不闹也不出声”地自己练习。

七、特别喜欢上大街上跑,阿姨抱着在院里转游的时候,一会想哭一会想笑,脸变的特别的快,阿姨不明你是怎么回事,经过多次的观察阿姨才明白,原来在院里转游时,一接近大门口你就以为要出大门,你就满脸欢喜呀,等过了大门你一看没戏就一反常态开始哼哼,等再过来时你又变了。

这应该是8~12个月的时候,这时处于皮亚杰感知运动阶段的二级模式间的协调阶段,这时的婴儿为了达到简单的目的,能协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作(p.238)。

这时候我也能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了(p.398),自如得令人发指!成年人的情绪也变不了这么快呀!

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了麦当劳的一个小婴儿荡秋千的广告

八、可能是九个多月的时候,一手抱着你另一只手教你手挽花儿:“我们的祖国是花园—”,你学的时候也就一只手学,无论怎么提示:“两只手!”你也不会双手挽花儿。有一次你伸手去取东西,也只用一只手,我提醒到:“两只手!”你居然放下东西用单手做了个手挽花。哦,我明白了,当你听到“我们的祖国是花园”和“两只手”这两个命令的时候都有理解成“手挽花”。哈哈,你说你是聪明还是笨呀?

9个月我就已经能够模仿“手挽花”这种高难度动作了(p.240)!并且还能够延迟模仿。动作发展得不错,就是这语言理解能力还不行。不知道我是把“两只手”的意义理解错了,还是对这条命令建立了条件反射。如果是前者,那么语言学习理论有可以加一条——儿童在实践中建立单词与事物的对应(p373);如果是后者,那么我就明白为什么有些人说自己的宠物能听懂人类的语言了——只不过是一种条件反射。

九、不到十二个月的时候就会走路了,但是你得知道背后有根保险绳你才肯走,后来阿姨在你不知觉中将绳松开,你照样走的很稳,说明是心理的问题。那时离一周岁就差十天。

50%的美国儿童要到12.1个月才“走得很好”(p.159),说明我的行走训练非常成功。但是,这种欺骗的方法实在不值得提倡:暗地保护,可能使儿童今后产生幻觉——总觉得会有人救他,就像《狮子王1》中的小辛巴;暗地撤销保护,不利于儿童建立信任关系,此时正处于埃里克森的信任对不信任时期。和这个比起来,走路的早晚是次要的。

十、十三四个月时候是冬天,出门都在头上蒙上纱巾,只要你不想在某地呆了,就自己拿纱巾往头上顶,那就是想走的信号。有次去大姑妈家吃饭,你想走,往门上指着想出去,阿姨就顺着你指的门抱你过去,一去是卧室,再去另一个门一看是阳台、是卫生间,你怎么也找不到出口,原来姑妈家住的是单元房,咱家是单间只一道门,所以你晕。

十四个月时坐火车,没到北京你就想下车,等回来的时候就大概就清楚了这个时间概念,一时半会儿是到不了的,闹也没用,所以也就不提下车的事了。

我早已能为了达成目的协调两种以上动作(见第七条),表达要回家的想法自然很容易。但是对于一个连“客体永久性”(p240)都没有完全形成的我,要分清楚这么多门简直太难了。

那时我对于空间是没有感念的,不知道对时间有没有概念。这个书上没有介绍。

十一、忘了多大的时候训练你蹲下小便,你可听话了,基本都能想想来蹲下,所以就不尿裤子了。有一次在床上玩,玩着玩着想小便了也是蹲下就方便。你说说你说说,你是方便了,还不如就尿在裤子上也比床上好处理呢!

我已经建立了“要小便就蹲下”(那时应该是穿开裆裤吧)的规则,但是对于没有语言指导的规则我无法发现(p.302),所以就按照原有的规则做了。

十二、一岁零七个月的时候,最爱玩抽屉,特别是零乱的抽屉,越乱越好,你会玩的得津津有味。再有就是小酒壶,把小酒壶放在盆里,盆里放半盆水,再给你一个小杯子,将盆里的水舀起来放进酒壶里,水就会从壶嘴里流走,你永远也灌不满这酒壶,可你还是孜孜不倦的往里灌呀灌呀—-永远也注不满,其乐无穷。真有种熊掰棒子的意思。现在怎么就没这种精神了。

这像是进入了皮亚杰第三循环反应阶段,但似乎晚了一点(p.239)。

妈妈说我那时候玩水一玩就是几个小时,她怕水太凉,中间还会给我兑点温水。太体贴了。

我现在还依稀记得,其实我并不是像把水壶灌满,只是觉得水流进流出的,很有意思。

十三、也是一岁八九个月的时候,教你念儿歌的时候,你是很少张嘴的,可有一次买回了一个圆白菜,我告诉你这是园白菜,你脱口而出:“圆白菜真可爱,一层一层包起来”。另一次抱你出去玩,越南大使馆的橱窗里在吹电扇,我给你讲解道:这就是电扇,没想到你又脱而出:“小电扇快打开,吹吹风真凉快”。最最完整念下来的第一首儿歌就是:“小板凳,你莫歪……”当时把你爷爷高兴的不得了。大概三岁多的时候,谢妈妈(邻居)买回一只大白鹅,大家都在那看着玩,你在旁边不由看自主的念道:鹅鹅鹅,—–,另一老师逗道:哟呵,你还诗性大发呢?

其实这就是延迟模仿嘛(p.240)。似乎在放松的时候,各种神经元的连接会比较活跃,一直到现在都有这种现象:平时说话的时候偶尔会想起一些背过的东西,不过内容大都是上学以后背的了。

十四、从小睡觉前不爱洗脚,洗澡还成。张琳老师就说,君君哟,你洗脚又不用你自己打水,自己动手,就是配合一下你都不配合。后来上小学后还是不爱洗,曾经把你关进卫生间,你还威胁你妈嚷嚷虐待青少年,我要告你。

洗脚这个问题我就想不通了,不过网上总结的80后的特点中有这一条:不洗脚,只洗澡。

看来我小学的时候自我保护意识还是很强的,我看都是受电视的影响。

十五、在湖北上幼儿园的时候我是幼儿园时去的北京),嘴很会说,表达能力很强,但是动手能力很差,手也慢,所以当时有个小黄老师给你的评语是:君子动口不动手。

不知道什么原因,在我的记忆中我的动手能力一向比表达能力强的,还是说我来北京后,由于语言的问题,表达能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不过那个时候的智力和现在的相关度很低(p528)。

十七、三岁多的时候与刘程程一块玩看病的游戏,桌上放着一片“肠虫清”,就让刘程程吃掉了,等刘程程回家跟她妈妈说后,吓得她妈妈大晚上跑过去问吃的什么药呀,别闹出什么事来。

这事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是这种角色扮演游戏我一直玩到小学毕业,乐此不疲。游戏的确是非常重要的(p249)。在游戏中,通过制定规则、发现问题、协调关系、竞争合作来让游戏更好玩,也为以后更复杂的“游戏”做好准备。

十八、两岁多的时候认字能力极差,我把字写的大大的贴在墙上教你,我刚教一个“舌”你就顺着念道:舌牙耳目,可一分开你就认不出了,说明你只是按顺序背下来了,根本不会认字。上小学时还不会写自己的名字,老师留给你们的第一篇作业就是将自己的名字写半篇,你写的那叫个费劲哟,用了整整一下午才写出来,还写的脏晰晰的。

一个3岁小孩都分不清猫和兔子(p.214),作为一个两岁的儿童,认字能力好了才不正常呢!我能按照顺序背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

比奈智力测验对7岁小孩的要求是照画一个正方形,我却要写那么复杂的名字,居然用了半天的时间就写了这么多遍,我妈还不满意。中国家长需要好好教育教育了。

十九、三岁多的时候,带你上到姥姥家的五层的楼顶上,望下看时能看见姥姥在下面,你就很大声的叫“姥姥!”,让你喊一声:佬佬我从这跳下去,你就改成:“姥姥,我从这跳下去。”连假喊都不敢。

从小胆子不闹也不出声就小,还怕吓到姥姥,多好的孩子啊!

二十、有一次全幼儿园的大人都去看电影,当时你看不懂,电影院里黑呼呼的你就开始使坏说电影票丢了,让人给你找,哪找去呀,大家都把手里的票给你,你说都不是,“我的票是有点软软的那种”,还是邵丽(邻居)有办法,就给把票捏一下给你,你说不是,比这还软,她就假装在地上捡一下又把票揉了揉,你还说不是,反复好几次,你可能觉得没意思了才说这个才是我的这样才把你给稳住。

我那时早就建立了客体永久性,说找不到票,只是我的一个策略而已。大人总是以为小孩儿很傻,很好骗。其实小孩都知道,懒得揭穿他们就是了。

二十一、不到三岁的时候在姥姥家住,饿了的时候说:“姥姥我饿了,你去给我做饭,让我佬爷看着我。”还有一次我要上楼拿东西,你说:“哦,你去吧让邵丽姐姐看着我。”邵丽当时也是个小学生,在那写作业,当时他嘟囔了一句:“自己还给自己安排个人看管。”

那时我就有体现出一些组织能力了。我好像是比较早熟,无论是生理还是智力(主要是认知,我尽量避免使用“心理”,因为觉得中国人理解的心理成熟更偏向于圆滑事故,而这方面我现在还比较晚熟)。早熟给我带来的优势应该更大一些,不但可以养成一个总是比别人优秀的习惯,而且是赢在起跑线上,因为小学升初中就要择校,这显然对早熟的儿童更有好处。

上小学的时候表情一直特别严肃,严肃的与你的年龄不相符,音乐老师说你天天像小大人似的,也不笑,越这样越觉得很好玩,可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变了,话也多了,也贫了。

我和妈妈讨论过这个问题,我们最终达成共识:小孩开始是不会笑的。因为幽默是需要一定的知识背景的,没有一些“暗联系”,无法产生幽默感。

二十二、有一次都上小学了,好像是周末的一天,你突发其想把自己藏在落地的窗帘里,我喊了半天也没动静就跑楼下找去了,这时候正好狂风大作,门窗被风刮的乱响,你害怕了,在家大叫,嘿嘿,没吓着别人吓着自己。

虽然妈妈对我已经很敏感了(p419)。我们之间现在都保持着良好的同步性和共同性,她满足所有“促进安全性母子依恋的抚养方式”。但我还是希望他们能总是围着我转,所以我有时会制造一些事件。比如,我有一阵每隔几分钟就打个哆嗦,希望大人看到我不正常了。但是也同样失败了。他们根本没注意到。

二十三、我小时候会自己发明一些语言。比如当我玩得很投入的时候,别人叫我,我就会说:“不哎!”因为我觉得“哎”是答应,“不哎”就应该是不理。还有我总是听大人们问候或道别时说“忙呢!”或者“你忙吧!”,所以就把“忙”和“好”划了等号。我想求妈妈给我干事的时候我就会说:“妈妈好,妈妈忙!妈妈……”

这应该算是一种形式逻辑思维吧!完全符合数学上的否定和替代。所以我觉得皮亚杰的确低估儿童的能力了。不能说不能解决钟摆问题就是没有形式思维。


贴标签

Standard

分类的确是一门学问,别说庞大的生物系统,就连我的日志我自己都不知道究竟该放到什么“在发酵”里。还好有标签,其实它只是更细化的分类而已,不过文章写好了,即使分类错或不准确对内容也不会有什么影响。顶多,如果是论文的话,很多人有先看关键词的习惯,这样就可能造成忽略或误解文中信息。

但如果给人“贴标签”呢?过去可能造成“错误分类”:因为一句“清风不识字”被贴上“反清复明”的标签而掉脑袋。或者可能像秦桧被贴上“贪官”的标签遗臭万年,却少有人想起他的才学。不过大多数标签我们还是送给了人生才刚开始书写的人们。这不像是标签,更像是提纲,不照着写都觉得对不起它。所以尽管自己早就打过腹稿了,但是看到被描得越来越清晰的标签,自己就开始怀疑起了当初的腹稿,是不是旁观者清呢?有的甚至早就不知不觉把腹稿跟标签融为一体了,开始吧写作思路往上边靠。

前几天在王三表的日志上看到土摩托的征婚广告,只有两个条件:1、女;2、有逻辑。这可真符合大家对一个土摩托这样的“科学青年”的心理预期啊!在众博客的口中,土摩托就是个外星人,一切都要有”科学依据“,但我一直在想。是不是因为他小时候虽然有很多兴趣,但在科学上受到的表扬最多,那时候就觉得懂科学很酷呢?或者因为他总是以理科生自居,大家就顺着他说,渐渐就使得他知行统一了呢?但是其实土摩托对音乐也很有研究啊,也有写作、阅读、旅游的爱好啊,如果别人有这些特点,是不是会被贴上“文艺青年”的标签呢?只是在这个科学稀缺的时代,他的“科学品质”格外闪亮,于是众人放大了,以致于他自己也忽略了自己的“文艺”,毅然做出科学的姿态。找个女朋友也只强调“逻辑”,甚至要特意加上其他“都可以忽略不计”。但是,问题是女孩都被贴上了“没逻辑”的标签了!

我很担心立杆杆小盆友因为我们总是把她当作文艺清新小盆友,这样她会不会永远都文艺清新小盆友下去呢?

还有我叔叔 啊,你就甭纠结什么文艺不文艺啦,看个世界名著看个戏就叫“文艺”吗?这顶多叫“素质教育”~

我为什么占用宝贵的复习时间来写这个呢,因为我复习的是“心理咨询”。正好看到贝克提出的七种逻辑错误,其中有一个就叫做“贴标签”。但是,如果你已经做过“贴标签”这样的事了,千万不要再给自己随便贴上个“心理问题”的标签啊!

文化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Standard

(下面是我今天交的试卷,本来还想继续写下去的,但是卷子都写满了,又木有稿费~)

当我在“校内网”上问了一句;“文化心理学有什么用?”的时候,得到了这样一些答案。

同学A:养活了大批老师。

同学B:让每一个身处不同文化的人学会一种看待其他文化的合适态度。

同学C:教会每一个女人如何把握来自另一个文化背景的男人的心。

同学D:从文化史观的角度解释东西方文明历史发展的不同和现在的差异。

同学E:因为文化心理学很好玩。

同学F:你们在押考研题吗?

虽然每个同学都只给了我一个答案,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答案,而且各不相同。A刚刚报送心理学研究生,B是学哲学的,C刚刚找到女朋友,D是学历史的,E是心理学本科生,F正准备考研……其实他们都仅仅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回答了我的问题而已。我想这就是文化心理学最根本的作用,当一个问题提出来,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提供不同的解决方式,给世界多一个选项。尽管更多的选择可能意味着更多的困惑和更低的效率,但是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很少,最佳答案也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而变化的,更多的选择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

只要是有人的地方,便有文化,有文化的地方就需要用到文化心理学。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是文化心理学在国与国的关系上的应用。我不知道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在提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时有没有学过文化心理学。如果他学过文化心理学就应该知道,虽然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但每个人的梦想还真不一样。传统地来说,西方文明的梦想是“征服自然”,而东方文明则是“天人合一”。这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中国人在西方人的侵略面前表现出的令人吃惊的忍耐力和韧性。如果那时就有文化心理学,中国人也就没有必要那么害怕洋人,洋人也不会瞧不起中国人而用洋枪洋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了。从这个角度来看“同一个梦想”也许是对的,这也是文化心理学的目标,就是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是文化心理学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的应用。二百年前,当以台山农民为主的中国人被卖到美国当铁路工人时,他们因为留着长辫子和身着“怪异”服装,语言不通,被美国当地人成称为“猪仔”。在《排华法案》取消前,过着比黑人还要底层的边缘生活。歧视,不是由于经济的落后造成的,即使现在的暴发户在海外一掷千金也无法换来外国人心底的敬佩,反倒是成龙的一身唐装更得人心。在不知道异己文化之前,谁也不知道自己文化的特点,比较之后才会发现自己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优势和劣势。

文化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历史,可以从文化史观来研究。地理,可以研究不同类型文化发生的地理条件。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的关系。新闻,不同文化中有效的传播途径。经济,消费与文化。法律,法律是否应当考虑文化因素(亲亲相隐)。广告,广告与文化。城市设计,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城市文化的体现。……只要是和人打交道的学科都需要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在“说学斗唱”四个方面都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说。无论是写论文还是新闻,言由心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都有自己偏爱的表达方式。西方人偏爱的是信息量(informative).看美国的“单口相声”就能看出来,平均10秒钟必须要出一个“包袱”,要不然不会有观众耐得下心去听,而且要原创,越新越好。而中国电视上放的是二十年前的相声小品,茶馆里说的是解放前的传统相声,“包袱”可能要到最后才出现。中国人讲“谦虚”,因此特别喜欢使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之类的写作方法。新闻也一样,讲得是个“新”,越来越实时;而中国讲得是“不出错”,要等到“统一口径”才能报道。像CNN那种求“快”的新闻,在中国是要被anti的。所以必须要把握文化心理,才能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学。有些人英语很多年,可是总是表达得不地道,不是因为基本功的问题,而是因为没有把握好文化心理。西方人的自我是“个人主义”自我,强调发掘个人的潜能和个人完整性,所以在听到别人的夸奖后,他们愿意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说“Thank you”.而中国人讲谦虚,如果把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照搬到英语中,就变成不知所云的“Where, Where”了。

斗。现在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只需要“窝里斗”了,不能把竞争冲出亚洲走向世界,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开始西方跨国公司就没明白这个道理,照搬他们那套生产经验,结果来到中国以后就水土不服,远的不说,就说近几年,那些抱着自己原则的网络公司(youtube, twitter等等)不都被中国驱逐出境了吗?聪明点的西门子就把他们的经营方式“本土化”了,可是却没有逃过自己本国的“法眼”,来了个“里外不是人”。星巴克比较聪明,把握了中国人的“面子”心理,成功把自己从一个美国大众品牌变成了中国的“小资”标签。

唱。在娱乐方面,本来韩剧和美剧已经使很多中国观众抛弃了国产电视剧,因为人类都有爱听故事的特点,韩剧和美剧在讲故事这一点上更胜一筹。但是,不久前国产电视剧《蜗居》又创造了收视狂潮,因为它更真实,更贴近生活。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有各自的审美取向。《卧虎藏龙》虽然在美国大受欢迎,但是在中国却反响一般。中国人的武侠情结美国人也无法理解。周润发这些在中国娱乐圈呼风唤雨的人物到了美国却不得不到处找戏拍。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幻片?为什么印度多产歌舞片?中国人爱看什么样的电影?文化心理学家需要帮助娱乐界解决一下这些问题。

殊途是否要同归 ──读《中国人的自我》

Standard

(下面是我的文化心理学和政治心理学作业,拿出来给大家拍一拍,还是木菌体,有点儿凌乱)

现在的我们已经不再像我们的祖先那样没见过世面了。“鬼子”这个词早就没有了最初的恐惧或鄙视的意思,倒更像是一个昵称。我们以为皮是不可改变的,但瓤则很容易渗透,甚至有些“香蕉人”恨不得有一天连皮也可以换一换。但是,在不同的肤色下面真的藏着一颗同样的心吗?同样喜欢吃宫保鸡丁、同样喜欢喝可乐就拥有同样的思维方式吗?

不是的。虽然在写字楼里你分不出自己是在北京还是纽约,虽然网络已经让世界上的信息没有“时差”,虽然我们的确受到各种不同文化的冲击,但是,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天起,父母的语言,他们使用的文字,表扬的方式等等等等,这些生活的细节都浸润着我们,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一言一行。不管西餐有多贵,我们还是觉得和朋友们围着圆桌吃菜才显得正式;不管我们是不是有这个责任,我们都喜欢送给售货员零钱让他找个整钱……

让中国人和西方人用“我是……”造句。西方人常常会在后面填上自己的特质,比如说“我是个勇敢的人”;而中国人却常常选择借助描述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来定位自己,比如说“我是儿子的妈妈”。有意思的是,在香港,心理学家让一部分学生用中文写“我是……”,而让另一部分学生用英文回答“Who Am I”(Trafimow, Silverman, Fan及Law, 1997,后文中若无特别指出,均来自《中国人的自我》一书). 发现用中文写的学生更“像中国人”,而用英文写的学生写了更多自己的特质,更“像西方人”。

中国人不止是容易把自己放在关系中,而且也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如果给三个词:医生、教师、病人,哪两个应该放到一起呢?大多数中国人都会不加思索地选择把医生和病人放到一起。因为医生给病人看病,他们之间是有关系的。但是西方人更容易把医生和教师放到一起,因为这两个词都表示了某种职业。这个测试并不存在对错之分,两种思考方式各有利弊。

思维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形成的,这需要追溯到我们学说话的时候。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孩子拉扯大的中国母亲经常跟孩子说动词。蒋雯丽做过一个广告,妈妈逼着孩子吃饭:“吃!吃!你是吃还是不吃!”就是没提“饭”。连从小听的故事名字也主要是动宾结构的,小马过河,猴子捞月,大闹天宫,孔融让梨……也许这些是因为汉语发音比较简便,一个动词就可以把两个物体连接起来,呈现出它们的关系。这些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图也就随着这些词储存在每个中国人的大脑里。从小听惯了名词的西方人则更容易把就事论事,忽略事物的关系,看到它们的特质。

那么以西方人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可以直接迁移到中国人身上吗?曾经有人尝试这样做过,但是不能客观地得到想得到的数据。比如中国人的“自我满意度”总是很低,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文化提倡“谦虚”,如果谁表现出自满的样子,就会遭到批评。所以在自我评价时,为了迎合“阅卷人”的期许,中国人就尽量表现得比较谦虚。而且,有些英文在汉语中找不到合适地对应。Self-esteem一直被翻译成自尊,但是非常牵强,它本身的意思应该是对自己的积极评价,对自己的肯定。

鉴于此,一批心理学家提倡将心理学本土化,改良西方已有的心理学模型和方法,结合中国的人格理论,测量中国人的心理。于是便有了内地、港、台心理学家联合的“华人本土心理学追求学术卓越计划”和它的延续计划,于是便有了《中国人的自我:心理学的分析》这本书。

一些人简单地把中国人的心理归入与西方的个人主义对立的集体主义当中。但这样很难解释为什么“我们表面上看没个体,暗地里看没整体”(《新周刊》May,15,2009).费孝通先生借鉴了儒家思想,把中国人的人际比喻成水波,以自我为中心,由近及远推出去,正所谓“推己及人”。越来越多的的研究证实,中国人并非集体主义,只是中国人有一个弹性的、多变的“我”。普通人的“我”比较小,要做的就是“修身”,每个人的目标都是扩大这个“我”,足够成熟的人要能够“齐家”,更大的目标就是“治国,平天下”。中国人要在不同人面前不断更换自己的角色,因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干什么就要像什么,这种要求就把中国人都变成了演员,扮演的是道德规范中要求的角色,而永远不是自己。君子的最高境界就是“慎独”,也就是要求在没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也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个角色就像弗洛伊德的“超我”,约束着社会人的言行,但是“本我”总是需要释放的,中国人在这样的复杂规则之下约定俗成一套潜规则。舞台上每个角色都说着自己该说的台词,但在另一套解码系统中它可能代表着不同的意思。

没有一个人是天生善于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指桑骂槐的,或者也可以把这种技术算作是成熟的表现,因为在小学时我们都不明白为什么明明是写松树,老师偏要告诉我们作者是在说自己,但是长大之后我们却善于运用和理解这些技术,网络时代的这种风气反而愈演愈烈了。明目张胆地被禁止的合理行为总是会通过拐弯抹角的方式表达出来。虽然直接采用西方的自我报告法测量得到中国人的“自我满意”程度比较低,但是通过内隠实验的方法得到中国人拥有和西方人一样高的自尊(见第九章)。西方人追求的是一致性和完整性,最终达到在任何一个场合都做到真正的自己。

西方人关系近就直呼其名,中国人关系近则是称兄道弟。个人中心的中国人并不是集体主义,而是“个我主义”。西方人通过发掘自己的潜能来达到“自我实现”,而中国人则是希望通过把更多个体拉入自我系统而达到自我的扩大,最终和社会和自然和谐相处。西方人眼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中国人则将家人视为自己的一部分。所以中国人骂人时常常“问候”对方的亲戚。称呼的转变也暗示着关系的远近亲疏。前一阵被禁播的现实主义电视连续剧《蜗居》的第六集中出现这样一幕,商人跟官员套磁儿,叫他“宋大哥”。一句“以后叫我‘宋秘书’”就让商人明白,官员生他的气了,从此公事公办,按照“剧本”行事,没有潜规则。青春期的男孩女孩喜欢互认兄妹,这样既可以迅速增进两人关系并给这个关系一个合理的名义,又可以使这个关系限定在一定的距离上。

中国人的自我就像太阳系。借用尼采的话,“我就是太阳”。离自己最近的,是父母,得到的光热最多,然后是近亲,远亲,朋友,熟人,陌生人……目标就是让星系尽可能扩大。黄光国把中国人之间的关系看成“请托者”和“资源分配者”,根据儒家的“尊尊原则”,由占据较尊贵地位者扮演“资源支配者”的角色,这样做到“程序正义”。而“资源支配者”在面对“请托者”的诉求时,则必须依据儒家的“亲亲原则”来做决策”,以实现“分配正义”。在过去安土重迁的小农经济时代,再加上妇女们田间地头的监督力量,使得爱面子的人由于担心以后混不下去,而对自己的行为有所克制,这也算是一种牵制。但是在缺乏舆论监督,不透明的情况下,无论怎样的道德都无法抵挡人性,和它的传染性,最后导致最为可怕的“劣币淘汰良币”,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

西方人追求的一致与完整(consistency and integrity)使他们倾向于采用直线式思维。他们不需要扮演角色,没有“剧本”,只有“说明书”,就是法律。中国人需要顾及的太多,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来改变自我角色,法无定法。同样是看一张图,有鱼,青蛙,水草,气泡等等。西方人只注意到了大鱼,甚至它的鱼鳞。而中国人则可以把整个图里有什么复述出来,甚至几个气泡,却不一定注意到鱼鳞的颜色。可以看出,中国人更倾向于对整体的把握。

因为既要强调个人的独立、自助、自依及自足,又要强调人际关系、人际互依及人际角色化,还要强调权威憧憬、权威畏惧及权威依赖,对家族则要家族和谐、家族团结及家族繁衍,而且还要顺从他人行为、尊重社会规范、重视自己名誉及在乎他人意见(p.104).所有这些造成了千百年来的一些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忠孝不能两全”,“婆媳不和”。

为什么会造成中西方的这些文化差异?Nisbett把它们归于地理原因:因为中国人的主要生产方式是农耕,加上黄河总是发大水,而兴修水利,灌溉系统需要所有人团结一致,个人主义和“群龙无首”都是不可能的。而希腊文明则是源自海洋,人们以狩猎、放牧、渔猎和贸易为生,这些职业相对不需要与他人合作(《思维的版图》p.22)。

这些原因都只是猜测,很多表象也都是观察,具体到现在的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异同,还是需要实证研究。在《中国人的自我》中就介绍了近年来的一些相关研究成果。

在理论建构上,《中国人的自我》这本书可以说是吸取了前人的精华,从最早的哲学思想、到现代人类学研究,再加上心理学的剖析,可以说比之前任何一本书都显得更加深刻。但这本书注定只会成为一本阶段性总结,顶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因为它不具有通俗读物的可读性,也不具有学术著作的科学水准。

第一篇中主要谈理论,但这些理论多为总结前人,并没有太多新意。第二篇提出了“折衷自我”并介绍了以团体讨论形式为主的研究,但是研究的科学价值并不大,这一点研究者自己也很清楚。在第七章的理论与方法反思中作者就说明了这一点,但我认为批评的力度还不够,有轻描淡写的嫌疑。参与者的选择,实验条件的控制都应当是非常严肃的问题,绝不可以用这样几个多为文科背景的大学生作为中国十几亿人的样本。作者甚至把这种焦点团体讨论的形式当作“撞出思想的火花”,虽然他承认以后的实验中需要考虑到成员的平等性,但是必须承认在没有考虑这些缺陷的情况下的实验不具有太大价值,不然这就是对理论的附会。举一个例子,在238页中说到P1率先讲了一个朋友为家人而忙于工作的故事,接着P2,P3,P4也都讲了类似“以成就回馈家庭”的例子。于是就下结论说中国人“力求上进,回报家庭;压抑自我,顺应父母”。我们先不说这个结论是对还是错,但是单从这个实验来看,我不能看出任何能够支持这个结论的材料。P1讲的故事可能纯属偶然,也可能受到实验者的启发,之后三个人则非常可能受到P1的启动效应影响。这样的一个实验是不足以说明问题的,不管这个理论看上去是多么的合理。心理学的本土化是为了让中国人也能够享受心理学带来的福利,促进中西方人民的理解与交流,而不光是为一些人找个饭碗。

不可否认,第三篇中的一些实验是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性的,这个思路非常值得推广和学习。尤其是第八章采用的“伪装”的方法,第九章采用内隠认知的方法,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被试的主观性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实验设计得也非常巧妙,具有说服力,但还应继续进行更大范围的研究。内隠研究和外显研究应当结合起来。外显研究可以看出人们所期望的观念态度,而内隠研究则可以揭示不曾被察觉的心理过程。尤其在内隠认知方面,有很多值得研究的话题。比如汉字对中国人思维的影响,大陆的简化字和港台的繁体字就是两个非常好的样本。

无论如何,本土的心理学家必须达成一个共识,就是理论可以是本土的,方法也可以是本土的,但是只要还承认心理学是科学,那么就必须按照科学的思路,科学的规程去进行研究。这时候我们就必须借鉴西方人把事物分开,具体地研究。暂时抛弃中国传统的普遍联系的动态的思想。

这并不意味着西方的就“好”,也不意味着我们要全盘学习西方。只是说西方人的思维在科学领域更适用。在一百多年前,中国的大门被洋枪洋炮打开的时候,就有人怀疑过中国的文化是不是落后。我们是不是需要“西学东渐”。在我们看到西方飞速“进步”的时候,我们对自己文化的怀疑更加加深了。年轻人开始以自己更“洋”为荣,以说外语为荣,甚至以不会讲方言为荣。这就像当年大跃进时,小学生写“烟囱里冒着黑烟,这象征着伟大的祖国蒸蒸日上”一样可笑。达尔文的进化论中说“适者生存”,并不是说“佳者生存”。好与不好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进步”不一定就是好事儿。罗素早就说过:“我们西方的生活要求竞争,开拓,不断变化,不满和破坏,直接造成破坏的效率最终只能归于湮灭。”今天看来,他的预言似乎在一点一点实现,但是可以把“西方”两个字去掉。正当中国人热火朝天地追英赶美的时候,西方世界也发生着深刻地变化,New Age思潮也开始影响西方。研究发现欧美的青少年比他们父母一代的个人主义倾向弱了很多,与此同时,东方青少年的个人主义倾向比他们父母一代强了很多。这不排除由于他们涉世未深的原因,但是,不可否认,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东西方差异越来越小。好像世界绕了一个大圈,又重新回到了起点,这是一种典型地中国式思维方式。在灾难面前,我们发现集体主义确实比个人主义速度更快,效率可能更高。罗素也发现“西方文明的显著优点是科学的方法,中国人的显著优点是对生活的目标持有一种正确的观念。”

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谁也说不好究竟哪一种更像“适者”,我们要做的是保留“文化基因”。图书馆越修越大,我们不是不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资料以后都有用,但是我们尽量保留更多地资料以供未来的需要,这不是一种懒于思考、不负责任的表现,反而是一种对未来高度负责的行为。

参考文献:

杨国枢.  中国人的自我 : 心理学的分析.  重庆 :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

尼斯比特.  思维的版图.  北京 : 中信出版社, 2006

罗素.  中国人的性格.  北京 : 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3

Nisbett, R. E., Peng, K., Choi, I., & Norenzayan, A. (1999) Culture and systems of thought:   Holistic vs. analytic cognition. Unpublished manuscript, University of Michigan.

电视误了宝宝的事

Standard

baby-tv.jpg

谁不喜欢看电视,只是电视它不懂事,好多的频道换来换去,没有几个适合小孩子。虽然适合小孩子看的电视不多,可是看电视的年龄却越来越小,别看它们年龄不大,“电视龄”一个个可都不小。在美国,70后宝宝从4岁开始看电视,而90后宝宝5个月大就已经开始看电视了。

看电视成了小孩子除了睡觉以外花费时间最多的活动。现在,两岁以下的小婴儿平均每天要看上三四个小时的电视。对于这些每天要睡上十二到十四个小时的小宝宝们,这就意味着它们醒着的30-40%的时间都由电视陪伴。

每个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都是有限的,电视节目要想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是异常困难的。聪明的商家没有单纯挣扎在近乎饱和的电视市场,而是尝试着开拓新的领域–婴儿电视。90后看电视的婴儿年龄突降就要“归功”于迪斯尼推出的一档叫做“宝贝爱因斯坦”(Baby Einstein)的婴儿节目。后来不但有类似的婴儿节目跟进,2006年还成立了一家专门针对婴儿的电视台——“宝贝第一电视台”(Baby First TV)——全天二十四小时播放婴儿节目。

都不用看这些节目的宣传广告就已经能够很清楚这些婴儿节目的目的了。看看它们的名字,“宝贝爱因斯坦”、“聪明宝宝”(Brainy Baby)……都传达这这样一个信息:让你的宝贝更聪明。再瞧瞧它们的自我介绍:“本节目教会你的宝宝语言和逻辑,图形和推理,分析细节,还有更多。”就好像看了他们的节目,宝宝就会赢在起跑线上似的。更有商家把婴儿节目的DVD分为“左脑开发”和“右脑开发”两个系列。看上去如此专业,都不由得家长们不信了。要是再不让宝宝看,怕是真的要输在起跑线上了。

但是,这些婴儿节目真的像商家宣传的那样可以开发宝宝的智力吗?尽管有实验证明,一些少儿节目(比如芝麻街)对学龄儿童的学习是有一定的好处的,但是不管是学术上的,还是节目制作者自己的研究都不能证明这些婴儿节目有确实的好处。美国儿科学会(AAP,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不鼓励两岁以前的婴儿看任何电视,那么看电视对宝宝究竟有什么影响呢?

众所周知,初生的婴儿脑部还没有完全发育。这种出生后的脑部发育可以说是人类所特有的。新生人类婴儿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脑的大小差别不大,但后来其他动物的脑就没怎么再发育了,而人类的脑又长大了两倍——从刚出生的333克长到将近一千克。这个生长阶段与外界的刺激密切相关。这一阶段脑的发育状况影响着人的一生。电视,这个人工的刺激源,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它很可能在这个重要的人生发展阶段耽误宝宝的发育。

误了学习的事

多看,多听,多接受丰富的刺激被公认为是对婴儿的发育有好处的,不管是智商还是情商。婴儿节目制造商就是打着他们可以给宝宝更丰富的刺激的旗号来赢取家长的信任的。在看和听的方面,电视的确比任何传统模式带给宝宝更多刺激,但是我们不可以忽略了其它方面而顾此失彼。研究人员发现美国宝宝和中国人交流一段时间可以学习简单的汉语,可是他们却很难从汉语节目中学习汉语。而且这个实验是在没有广告的实验室进行的,要是实际生活中,宝宝脑子可能就更晕了。因为婴儿学习的过程需要互动和反馈,婴儿节目永远是在屏幕后面针对一群受众的,而不是在宝宝面前一点点的针对它而进行的。这样简单粗暴地给宝宝灌输知识,他幼小的心灵是很难接受的。

误了情绪的事

人类是感情的动物。其实可能不光是人类。在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恒河猴实验,心理学家给刚出生的小猴子做两个人工妈妈。一个用铁丝做的,有奶水;另一个是用棉花做的,没有奶水。小猴子宁可不要奶水,也要依偎在那个棉花妈妈的怀抱里。因为小猴子不光需要食物,它还需要温暖。事实上,很多家长让孩子看电视不仅仅是出于开发宝宝智力的目的,他们还想借电视代替一下自己,好让自己有时间去忙点别的。就算家长和宝宝一起看电视,他们也总是会受到电视节目内容的吸引而减少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在婴儿期间没有得到足够多的爱的宝宝长大后可能对这个世界充满怀疑,缺乏安全感。家长一时的疏忽懒惰肯能导致今后更多更大的麻烦。

误了生理发育的事

有太多的研究发现长期看电视的孩子容易肥胖。小小年纪,本应满屋子乱爬的,却过早的变成了蜷缩在沙发上的土豆(couch potato)。不知道这样的生活何时才能结束。爬对宝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它的身,心,脑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爬的过程中,宝宝的四肢肌肉得到锻炼,学会协调四肢,并且培养空间感,甚至对今后的阅读和语言学习也有好处。相反,婴儿时期视力还没有发育良好,宝宝们都有点”远视”,并不能看清楚他们眼前物体的细节,电视上的内容不但可能没有任何意义,而且可能影响他们视力的发育。

误了语言发展的事

婴幼儿时期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一些婴儿节目也声称自己可以促进宝宝语言的学习。但是没有任何研究证明这些节目确实有效,而对1000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两岁以下婴儿的研究则表明,7至16个月的看DVD的婴儿比其他婴儿语言能力弱。而且,看电视时间每增加一个小时,他们的平均词汇量就减少六到八个。另外有实验发现,12个月以下的婴儿,每天看两个小时以上的电视,说话晚的可能性是其他婴儿的六倍。一些家长想借助婴儿节目来改善宝宝的语言能力,没想到却反而把宝宝给耽误了。

误了认知发展的事

因为有实验证明芝麻街(Sesame Street)之类的少儿节目对小孩子和青少年是有好处的,所以人们想当然的认为婴儿节目对小宝宝也有好处。可是这是没有根据的。三岁以下儿童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越长,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力也越差。看到一串数字,他们能够记住的长度也不如同龄人长,这说明他们的短时记忆不好。这些能力的下降都会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和成就。

误了注意力的事

现在很多学者指出儿童多动症(ADHD)不光由先天因素决定,后天的环境因素也非常重要。电视在后天环境中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影响着脑神经的早期发展。当宝宝适应了电视的节奏,那些快速的场景切换,那些复杂的音效,相比较起来,现实生活中的刺激就显得平淡无聊,让他们提不起兴趣了。研究发现,婴儿看的电视越多,他们就可能会越早地表现出注意力障碍。大量的研究都证实了,暴露在电视下的时间对婴儿早期的脑部发育有很大影响。这其中,带有暴力和娱乐内容的快节奏节目比教育类的节奏相对较慢的节目对宝宝注意力的影响更大。

电视闪烁的光影,变换的画面,快速的剪接,声音的变换可能超过了宝宝的小脑袋的承载能力,而且替代了促进他们身心发育的必不可少的其它活动。不要以为叫嚣着可以教育孩子的婴儿节目就真得能够起到开发智力的目的,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永远都扮演这不可替代的角色。用电视代替家长的教育,不但不能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反而可能错过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误了宝宝成长的大事。

—————————————————————

(本文已刊载于《中国教师报》)

我的科学松鼠会文集

记忆如友谊

Standard

小时候我以为可以和每一个认识的人成为朋友。一旦成为朋友就永远是朋友,永远保持联系。就像歌里唱的“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我以为我的脑袋就是一台全息相机,可以准确无误地保留每一个我所见所闻的细节。至于为什么我没有想起它们,是因为一时没有找到“联系方式”,但只要科技够发达(比如facebook, xiaonei)或下功夫(请私家侦探或催眠师)就可以找回从前的友谊或记忆。

本着这个信念,我总是在毕业时广发同学录;总是拷贝几份朋友的联系方式;还对着毕业照在“校内”搜索每个小学同学的名字……我还曾试图背下路上看到的车牌号和“办证”的手机号;努力回忆两岁以前发生的事情;幻想被绑架后一个人溜回来……

长大的过程就是幻想不断破灭的过程。“您所拨打的号码是空号”或者“搜索无此人”这些冷冰冰的语言总是可恶地不请自来。可是那些路上的车牌号和办证的手机号却开溜了。而我去年还迷过一次路。尽管我不愿意,但我必须承认,这些友谊,这些记忆,被我弄丢了。

一个普通人不可能记住所有的东西,就好像他不可能维持所有友谊一样正常。不过也不排除有些不普通的人。假如你人缘极好,世界上所有人都是你的朋友。既然是朋友,见面就要打招呼,那你还出得了家门,到得了目的地吗?记忆力确实是衡量智力的一项指标。但要真过目不忘,就会影响创造力和语言能力。你听说过几个提出伟大理论的科学家是过目不忘的?牛顿还是达尔文?曾经也有报道称一些“记忆大王”后期几乎无法说出完整的句子。马斯洛认为真正达到自我实现的人往往只有几个知己。而爱因斯坦也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所以,无论是朋友少,还是记忆力不好,都不用太纠结了。

有些东西好记,就像一见钟情。有些东西不好记,需要反复不断地记: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成了老朋友。有些东西我们无论怎么努力就是记不住,那就只能有缘无分了。记忆力和友谊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都说男生希望自己是女生的初恋,而女生却希望自己是男生的最后一任女朋友。为什么非要争这个“第一”或者“倒数第一”呢?从记忆的角度来讲,“第一”和“最后的记忆都是最深刻的。所以我们总是觉得A打头的几个单词和刚刚背过的单词是最熟悉的。在法庭上,如果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休庭的话,那么最后的证词常常左右最终的审判结果。

闪光灯效应

你可能天天去图书馆也不会结识什么陌生人,但有一天突然停电了,你用打火机(那是一个不知手机为何物的年代)给你身旁的女孩带来了光明,从此你们就认识了——新东方创始人老俞的终身大事就这么解决了。

你还记得去年的这个时间你在干什么吗?那么你记得2008年5月12日下午你在干什么吗?第一个问题很难回答,但对于第二个问题,如果你当时有震感的话,恐怕一辈子也不会忘记那个时刻。每天都重复的庸常的事情我们很难记住,但借助一些非常的事件我们就顺带着把它们记住了。

两种类型

有些朋友,随着个人经历的差别和空间距离的改变,彼此疏远了。有些朋友,尽管多年不曾见面,但很快就找到了当年的感觉。

有一种记忆叫陈述型记忆。顾名思义,是那些可以用语言表达的记忆。这种记忆有个特点,记住以后,如果长时间不“联系”,渐渐就生疏了。很多人觉得自己记忆力越来越差了,因为小时候背的唐诗三百首全忘光了。可是小时候学的游泳、骑自行车,尽管多年不操练了,但惊奇地发现居然还都记得——完全不会淹死或摔倒!那是因为这些技能属于程序型记忆。一旦学会了,就再也不会遗忘了。

长长短短

每天我们都会接触到很多各种不同的人。有些仅仅是匆匆的过客,甚至于不曾在脑海中留下印象;有些是一面之缘,它们也许是推销员,也许是面试官;有些是某一阶段的伙伴;有些则成了终生的朋友。

每天我们都会接受着各种不同的颜色、声音、气味、味道、温度等的刺激。大多数都被我们的大脑忽略了。而有些被暂时记住了。比如,别人给你电话号码时,你迅速把它记在纸或其它东西上,然后这串数字基本上就从你脑海中消失了。这种记忆叫做工作记忆,或者叫做短时记忆。不过,如果不幸你手头没有任何东西给你记,那么你就必须想办法记在脑子里。这种记忆就叫做长时记忆。以前人们会用长时记忆记住些常用电话,现在可能只有119、110之类的电话还能记住了。生活节奏毕竟是越来越快了。

海马效应

“我好像在哪见过你”这种搭讪方式已经俗到家了。那为什么还是有人偏要用呢?也许是诚实吧。因为有些人的确给另一些人一见如故的感觉。

“这个场景好熟悉!”有时会听到有人惊叹。很多人也有过这种神奇的体验。是在梦里?前世?还是掉进了时间的漩涡?心理学家把这叫做海马效应。记忆的碎片在脑海里自由组合,一不小心排成了一个形状,跟眼前的场景类似,就被我们认错了。事实上是那个人和我们认识的某个人的五官或气质有些相似罢了。

遗忘

为什么有些朋友失去联系了?一般有这样几种可能:由于各奔前程而疏远了;或是没办法再联系上,或是有人阻止你们联系甚至——最悲惨的——是对方干脆跟你躲猫猫。

那么为什么有些东西想不起来了?原因也差不多。一些长时间不用的信息渐渐隐退了。一些信息则游离在脑海中,缺乏有效的办法把它们提取出来,这是如果有条线索让我们顺藤摸瓜还是有办法想出来的。还有一种比较可恶了。记得以前背《赤壁赋》有一句“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我本来背得好好的,后来有同学问我到底是“赤壁之上”还是“赤壁之下”。我很肯定地告诉他是“赤壁之×”。从那以后我就再也分不清到底是“之什么”了。我的记忆从此就被干扰了。

缘分

你有没有在街上碰上过你失散多年的发小?你有没有过对着车窗外发呆,脑海里不时冒出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这时我们的意识流就像这个世界一样不可控。不过有些世外高人善于冥想,可以让脑袋空空。这个时候它们也不容易感觉到疼痛,甚至听不到有人在叫他。

不一定靠得住

“杀熟”和“传销“对这个社会最致命的伤害在于它们加速了人与人之间信用的瓦解。广告不敢信、新闻不能信、学术论文不可信的时候,我们幸好在还可以相信朋友。于是电影上就出现了一个经典桥段:自己最好的朋友抢了自己的男朋友。

我们早知道耳听为虚,后来也知道了眼见不一定为实,甚至知道自己对温度、空间等感觉不一定真实。在人们的各种感觉都怀疑过之后,很少有人把自己的脑子作为怀疑对象,生怕侮辱了自己的智商。老说什么“我明明记得……”“绝对……”。有时可以找出证据,立刻羞辱一下他的智商,有时就只能任他们去了。给被试看一张车祸照片后,很多人都报告说看到汽车玻璃被撞碎了,可是事实上,照片中根本没有出现。在催眠状态下,记忆就更容易被扭曲了。实际上,很多人有时分不清梦与现实。在法庭上,出现记忆偏差可就闹大了。研究人员给被试看一张白人持刀抢劫黑人的照片后,很多人居然回忆说刀子在黑人手里。不要太相信记忆,尽管它是我们自己的。

记忆就像友谊。需要温故而知新,需要花时间慢慢培养,需要一些兴趣让记忆的过程更有意思,需要一些技巧来维持,需要大量的练习来熟能生巧。长时记忆的容量在理论上是无限的,也就是说只要用心、用脑、下功夫记,什么都是可以记住的。

成功在于得寸进尺

Standard

footindoor.jpg

前两天小如姐说某杂志约稿,我可以发一篇,但必须把原稿改改。我狂喜着就按要求改了,毕竟是我的第一篇嘛。昨天,编辑又有了新的要求,让我按照新要求再改改。我又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咦?这不是著名的登门槛效应吗?

老子指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想要别墅,先得有别针。担心自己的要求太过分,别人不答应,先提个别人一定会答应的,不答应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的小要求。一旦小要求被答应了,这大要求的门槛也就算踏进去一只脚了。一般人会这么想,这寸都给了,干脆就再给个尺吧,好事做到底嘛!

多年以前,加州的一些主妇接到一个电话调查,询问了关于她们家里使用的日用品情况的几个问题,电话不长,所有人都欣然回答了。三天以后,这些主妇们又接到了同样的电话,说能不能派五六个人到她们家里看看使用的日用品并做一个两小时的访谈。这个要求挺过分,一般人(也就是没接过第一个电话的人)大多不会同意,可是接到过第一个电话并回答了那几个小问题的主妇很多都勉强答应了,这个比例是一般人的两倍。

那些主妇应该庆幸,她们碰上的是好心的研究人员,如果她们碰上的是商家,那可就得被人家牵着鼻子走了。这种促销手段太多了,一般人很难招架得住。这一幕你一定经历过,至少见过。商场里被人拉住:“小姐,你皮肤有点干呀?我们给你做个免费的补水面膜,耽误不了您几分钟的。”少不经事的你,没有理由拒绝这馅饼。于是你去了。回来时带着一袋子各种你根本不需要护肤品,甚至还办了一张美容卡。你就是想不通:“怎么可能,我怎么这么傻呀?”没错,如果直接让你买下,你肯定不会这么傻,可是,聪明的你也经不住他们这一步一步,软磨硬泡,用一个个小馅饼把你引入大陷阱。

其实,你还得庆幸。因为这也就损失点钱,顶多再牺牲点皮肤。最可怕的是,有些坏人可能这样一步一步对人进行精神控制。他们可能开始只是让你帮他们寄一封信或者之类的小忙,但是,大的在后面。有人就扬言说:“我们会回来所要更多,一旦我们盯上谁,我就能让他做任何事情。”

不要误会,我可不是说以后大家都不要帮助别人了,而是说,有时候我们做事时要多动动脑子,分析分析,别被一时的情感所左右。当然,你也许更关心的是用这种技巧为自己谋福利,不止是用在说服别人,还可以用来战胜自己。也许你还觉得写文章是一件困难的事情,那么不妨从留言开始!

————-得寸进尺的分割线————-

当自己没有做到“得寸进尺”时,一定要感谢帮你“得寸进尺”的人。在此,我要感谢桔子姐,火眼金睛,一下子就看出本文的致命缺陷──“没有理论支持”──得寸进尺让我改。好吧,我一时心血来潮凭知识储备写的“寸文”的确没达到松鼠会的“尺度”──欣赏着坚果,没剥开。下面来剥一剥。

————-剥坚果的分割线————–
那么为什么我们在答应了小要求后,更容易接受大要求呢?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对世界的认知和自我概念都有一定的连续性。也就是说你会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有一个判断,然后你就会做这种人应该做的事。小要求难以拒绝,接受之后绝会产生自己很乐于助人的“幻觉”,再考虑大要求时,人们就不愿意让这种“幻觉”破灭(心理学上叫做“认知不协调”),于是就勉强答应了大要求。

那些在商场里被人拉去做美容的女士,开始听人家说自己的皮肤问题时显得对自己的形象很关心,于是去做了免费的面膜。后来被人家怂恿买化妆品、办会员卡,为了显得自己爱护皮肤大于爱护钞票,是为了美容而不是为了免费的面膜,她们就让商家得寸进尺了。

最后,我再来自我剖析一下。第一次改文章我是非常乐意的,因为这说明还是有人看的,有药可救的,而给别人可能就会营造一个谦虚进取随和的三好松鼠形象。第二次再改的时候,虽然有点不耐烦了,但是“狠斗烦字一闪念”,想到松鼠会的声誉,想到我广大粉丝的期待,想到中国心理学的未来……(别笑,自我剖析呢!)于是我一大早就起来,奋斗半个上午,顺利交差。

老罗说过:“当教师的过程是人格不断提升的过程。”其实就是说,他已经把牛吹出去了,如果做不到,就会产生认知不协调,从而产生“心理扭力”。于是他就要努力做到自己理想的样子。其实和登门槛现象的本质是一样的。

我的科学松鼠会文集

跟着感觉走

Standard

“跟着感觉走,让它带着我……”这话怎么看都不可能成为科学坚果爱好者的生存原则。好像不用上经验的指南针,实证的小锤子和逻辑的小爪子就找不到,打不开,吃不着这些宇宙秘密的小坚果似的。

所以我们特佩服亚里士多德同学为了真理都不顾师生关系;我们也特感谢冯特老师一百多年前建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终于结束了心理学的“地下工作”;我们还特怀念“铁面无私”的包青天,因为他办公不夹杂个人感情。

在这样一个把“理智”用作褒义词,把“情绪”当作贬义词的时代,我们是否有必要去掉情绪呢?至少法官和公务员的情绪是不应该的吧。

情绪虽然不是人类所特有的,但也是比较高级的一种神经活动了。恐惧让我们躲避危险,愤怒让我们攻击入侵者,恶心让我们抵制那些可能伤害我们的东西。对于那些不好的情绪,我们很容易便知道他们的作用,可是另一些情绪呢?我们为什么高兴?为什么悲伤?又为什么感到尴尬?

那么来看看如果你没有了情绪会怎样吧。你可能成为一个好法官吗?假装我们已经采取某种方式破坏了你大脑前部负责情绪的那部分。现在没有什么能让你生气,也没有什么让你悲伤了。怎么样?很high吧?慢着,别忘了你没有情绪,什么都无法让你高兴。你早就不想当法官了。而且本职工作也丢了,妻离子散,还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怎么会这样?因为没有情绪就不能成功预测每个决定所带来的后果。原来你来到松鼠会,觉得这里很好玩,于是申请进入橡树大厅,后来递上投名状想从写作中得到乐趣,不管是分享的乐趣,还是被表扬的自豪,你都会很高兴。可是如果没有情绪,你还会这么做吗?没有了情绪就没有思想的束缚。从小就没有情绪的人无法学会行为规范,他们经常偷窃、撒谎,而且没有丝毫负罪感,更不可能有朋友和工作。

情绪的高级之处还在于它可以暗中保佑我们,帮我们做出正确的决定。在著名的“爱荷华赌博任务”中,情绪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让被试从ABCD四堆牌中一次抽一张,根据牌上的指示来确定他们赢了还是输了钱。游戏结束时,当然是赢的钱越多越好了。

看在你是松鼠会亲友团的份上,先透露给你个小秘密。这四堆牌每堆都有输有赢,A、B中赢的面额都是100,C、D中赢钱的面额都是50。A中有一半输钱,平均每张惩罚的面额是250;B中有十分之一惩罚,每张都是1250;C中也是一半有惩罚,平均罚款50;D中十分之一惩罚,每张是250。是不是晕了?看图吧。

现在明白了吧。经过理性的分析,你一定看出来了,只要一直从CD里抽牌就能赢了。

可是,科学家发现,那些即使不知道扑克牌中这些秘密的被试也能在四五十次抽牌之后渐渐地只抽CD中的牌。他们凭着感觉找到了答案!科学家发现,被试一抽AB中的牌就会表现得很紧张,抽CD牌时他们又不紧张了。应该就是这种紧张的情绪导致被试不愿意再抽AB中的牌了。那些由于脑损伤而导致不会紧张的人,在这个任务中就赔得很惨了。

看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呢!

我的科学松鼠会文集

你还在看热闹吗?

Standard

如果你独自在一间屋子里,似乎闻到好像有什么东西烧焦了,然后看到从门缝里飘过来一缕缕黑烟。你会怎么办?有人立刻会说快跑啊,打119啊……那么,如果你在一间大报告厅里,里面坐满了人,发生了同样的情况,可是其他人泰然自若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你又会怎么做呢?你得先东张西望犹豫一下,看看是不是自己鼻子和眼睛出了问题,可能还得再掐自己一下,确定不是在做梦。当看到其他人也在这么做时,你终于放心大胆地撒腿就跑了。至于打119嘛,“没我的事儿!”

央视-围观

这就是著名的“旁观者效应”。上面就是John Darley and Bibb Latane在1968年前后做的一系列实验之一。那些“泰然自若”的都是他们的托儿。他们发现在场的托儿越多,被试反应越慢。类似的实验他们还做了好几个,比如让一个被试和其他人通过电话交谈,然后电话的一端假装癫痫病犯了。如果被试知道只有自己一个人在跟他通电话的话,他会迅速报告。你一定猜到了,如果他以为有很多人一起通话的话,就可能缓报或不报。

引发这一系列实验的是1964年在纽约发生的一起命案。一名女子在自己家门口被刺死了,当时周围邻居至少有38人目睹了这场命案的发生,可是没有一个人见义勇为,连报警也是很久以后的事了。各大报纸都评论说纽约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那么人口稀少的小城镇又会怎样呢?另一些科学家做了这样的实验。他们把两辆同样的汽车敞开前盖分别停在大城市和人口稀少的小城镇。他们躲在暗处偷偷观察。几天下来,停在大城市的那辆车已经被人把能拆的零件都拆走了;而那辆停在小城镇的汽车总是被路人把前盖合上。

难道大城市的人心真的被污染了吗?心理学家偏偏不信这个邪,于是就有了这一系列的实验。最后他们发现,施助行为其实与城市的大小没有关系,而与人口的密集度有关系。人口的密集程度会导致两个效应:从众和责任分散。人们常常要以别人为参照物来定位自己,通过观察别人来判断自己是否正确,所以这就导致了多人在场时反应会变慢。同时每个人都以为别人会做,自己就不做了,或者抱着罚不责众的心态,所以也就没有人报警了。看来鲁迅说喜欢看热闹是中国人的劣根性造成的,其实不对,全世界人民都有这个臭毛病,只不过是中国人口密度太大了而已。

原因知道了,就得采取点措施了。军人的军装,警察的警车就有提示身份意识的作用,这样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出什么事儿的时候,责任一分散,无形中就给他们多分了很多。那要是没有穿制服的呢?我们可以给他“穿”个制服,比如遇到情况高喊一句“党员同志站出来!”虽然外表看不出来就可以隐瞒,但是内心也够他煎熬的。要是怕万一遇到心理素质太好的,或者怕确实没有党员在场,也可以喊“爷们们,上啊!”这个性别隐瞒起来就比较困难了吧。呼救的时候更要注意了, 比如喊“大哥!救命啊!”就比光喊“救命啊!”强多了。喊的时候要尽量看着对方的方向。 最好能让人感觉到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既然知道了旁观者效应,那么就不要再继续旁观下去了(看贴后要留言,知道不?),遇到什么事儿了,要发扬马大姐的精神,那可不叫管闲事,那叫热情。

总之,还是希望大家平平安安!平安的生活才能是甜的!

我的松鼠会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