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Standard

(下面是我今天交的试卷,本来还想继续写下去的,但是卷子都写满了,又木有稿费~)

当我在“校内网”上问了一句;“文化心理学有什么用?”的时候,得到了这样一些答案。

同学A:养活了大批老师。

同学B:让每一个身处不同文化的人学会一种看待其他文化的合适态度。

同学C:教会每一个女人如何把握来自另一个文化背景的男人的心。

同学D:从文化史观的角度解释东西方文明历史发展的不同和现在的差异。

同学E:因为文化心理学很好玩。

同学F:你们在押考研题吗?

虽然每个同学都只给了我一个答案,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答案,而且各不相同。A刚刚报送心理学研究生,B是学哲学的,C刚刚找到女朋友,D是学历史的,E是心理学本科生,F正准备考研……其实他们都仅仅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回答了我的问题而已。我想这就是文化心理学最根本的作用,当一个问题提出来,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提供不同的解决方式,给世界多一个选项。尽管更多的选择可能意味着更多的困惑和更低的效率,但是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很少,最佳答案也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而变化的,更多的选择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

只要是有人的地方,便有文化,有文化的地方就需要用到文化心理学。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是文化心理学在国与国的关系上的应用。我不知道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在提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时有没有学过文化心理学。如果他学过文化心理学就应该知道,虽然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但每个人的梦想还真不一样。传统地来说,西方文明的梦想是“征服自然”,而东方文明则是“天人合一”。这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中国人在西方人的侵略面前表现出的令人吃惊的忍耐力和韧性。如果那时就有文化心理学,中国人也就没有必要那么害怕洋人,洋人也不会瞧不起中国人而用洋枪洋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了。从这个角度来看“同一个梦想”也许是对的,这也是文化心理学的目标,就是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是文化心理学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的应用。二百年前,当以台山农民为主的中国人被卖到美国当铁路工人时,他们因为留着长辫子和身着“怪异”服装,语言不通,被美国当地人成称为“猪仔”。在《排华法案》取消前,过着比黑人还要底层的边缘生活。歧视,不是由于经济的落后造成的,即使现在的暴发户在海外一掷千金也无法换来外国人心底的敬佩,反倒是成龙的一身唐装更得人心。在不知道异己文化之前,谁也不知道自己文化的特点,比较之后才会发现自己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优势和劣势。

文化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历史,可以从文化史观来研究。地理,可以研究不同类型文化发生的地理条件。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的关系。新闻,不同文化中有效的传播途径。经济,消费与文化。法律,法律是否应当考虑文化因素(亲亲相隐)。广告,广告与文化。城市设计,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城市文化的体现。……只要是和人打交道的学科都需要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在“说学斗唱”四个方面都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说。无论是写论文还是新闻,言由心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都有自己偏爱的表达方式。西方人偏爱的是信息量(informative).看美国的“单口相声”就能看出来,平均10秒钟必须要出一个“包袱”,要不然不会有观众耐得下心去听,而且要原创,越新越好。而中国电视上放的是二十年前的相声小品,茶馆里说的是解放前的传统相声,“包袱”可能要到最后才出现。中国人讲“谦虚”,因此特别喜欢使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之类的写作方法。新闻也一样,讲得是个“新”,越来越实时;而中国讲得是“不出错”,要等到“统一口径”才能报道。像CNN那种求“快”的新闻,在中国是要被anti的。所以必须要把握文化心理,才能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学。有些人英语很多年,可是总是表达得不地道,不是因为基本功的问题,而是因为没有把握好文化心理。西方人的自我是“个人主义”自我,强调发掘个人的潜能和个人完整性,所以在听到别人的夸奖后,他们愿意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说“Thank you”.而中国人讲谦虚,如果把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照搬到英语中,就变成不知所云的“Where, Where”了。

斗。现在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只需要“窝里斗”了,不能把竞争冲出亚洲走向世界,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开始西方跨国公司就没明白这个道理,照搬他们那套生产经验,结果来到中国以后就水土不服,远的不说,就说近几年,那些抱着自己原则的网络公司(youtube, twitter等等)不都被中国驱逐出境了吗?聪明点的西门子就把他们的经营方式“本土化”了,可是却没有逃过自己本国的“法眼”,来了个“里外不是人”。星巴克比较聪明,把握了中国人的“面子”心理,成功把自己从一个美国大众品牌变成了中国的“小资”标签。

唱。在娱乐方面,本来韩剧和美剧已经使很多中国观众抛弃了国产电视剧,因为人类都有爱听故事的特点,韩剧和美剧在讲故事这一点上更胜一筹。但是,不久前国产电视剧《蜗居》又创造了收视狂潮,因为它更真实,更贴近生活。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有各自的审美取向。《卧虎藏龙》虽然在美国大受欢迎,但是在中国却反响一般。中国人的武侠情结美国人也无法理解。周润发这些在中国娱乐圈呼风唤雨的人物到了美国却不得不到处找戏拍。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幻片?为什么印度多产歌舞片?中国人爱看什么样的电影?文化心理学家需要帮助娱乐界解决一下这些问题。

3 responses »

Leave a reply to 0.618 Cancel reply